【通讯员 付译可】为丰富乡村儿童课余生活,培养动手能力与想象力,7月23日,武昌理工学院“启元计划”星火志愿服务队到通城县沙堆镇湾船咀村开设“粘土魔法工坊”主题实践课。付老师以童话情境串联教学,通过创意挑战,让孩子们在捏塑中释放灵感,让指尖艺术与童真创意碰撞出奇妙火花。
课程以“彩虹森林被黑雾笼罩”为背景,志愿者展示的粘土小动物、花朵等作品,瞬间点燃孩子们的热情。播放《粘土变变变》短片后,老师抛出问题:“如何用粘土为森林造新家园?”孩子们立刻炸开了锅,“捏会发光的树!”“做会唱歌的草莓!”的想法层出不穷。
闯关环节趣味横生,第一关“元素收集”中,卢紫萱同学取来深紫色粘土,先搓出一颗颗圆润的小球,再用牙签将它们串成一串饱满的葡萄,顶端还特意捏了片嫩绿的叶子;卢天赐同学则专注地搓着橙色长条,将一端捏尖做出胡萝卜的形状,表面用工具压出细密的纹路,仿佛带着泥土的气息。第二关“细节雕琢”时,大家转而挑战小巧的果实,有人拿起蓝色粘土,揉出一粒粒比指甲盖还小的圆粒,做成晶莹剔透的蓝莓,还细心地用白色颜料点上细小的果霜。付老师穿梭其间,轻声指导:“葡萄串可以让几颗果子稍微错开些,更自然”“捏蓝莓时别太用力,保持圆滚滚的弧度才好看”。
当最后一关“森林拼合”完成,孩子们举着作品拼出彩色家园时,教室里响起欢呼:“我们打败黑雾啦!”志愿者顺势展示不同材质的雕塑图片,告诉孩子们:“你们的小手也能创造奇迹。”下课铃响,孩子们的作品摆满课桌,那些揉、捏、粘的技巧,已随着童话冒险,悄悄在他们心中播下创意的种子。
此次超轻粘土课,让乡村孩子发现双手的魔力,更以趣味实践践行了支教“启迪心智,绽放天性”的初心,为乡村教育添上灵动一笔。
编辑|周梦珍
一审|周梦珍
二审|吴 雷
三审|皮江星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