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记录者”2025年咸宁市青少年城市品牌推广征文大赛通城县获奖学生作品赏析(二)


通城印记
县隽水小学六(10)班  李可馨


当清晨的隽水河泛起金色的光辉,我眼中的通城便在这片温柔的光晕中醒来,它不喧哗,却于沉静中蕴藏着独特的魅力,如一卷展开的水墨长卷,记录着时光的痕迹与生活的温度。

这印记,刻在新旧的文脉里。漫步雁塔广场,高耸的雁塔倒映在碧水中,早已融入历史烟云,但那种奔涌的血脉,已注入城市新的脉动:科技馆内,探索的目光映照未来,市民中心明亮的灯光点亮智慧生活;工业区,充满节奏的机器轰鸣构成经济发展的乐章;各处崛起的新楼,正以自信的姿态续写着通城的新篇章。这份交融,是古老智慧在现代土壤的再次生长。

这印记,浸在烟火的气息中。农贸市场永远生机勃勃:挂着露珠的青翠菜叶、油锅里舞蹈的小麻花、案板上翻滚的白胖面团,每一种色泽与香气,都在勾勒通城最本真的温暖模样。新广场则是流动的欢乐画卷:孩童的笑声清脆跃动,太极的身姿如行云流水,广场舞的身影洋溢着对生活的希冀。这喧闹中的安宁,这平凡里的炽热,是通城最新最鲜活的心跳,汇聚成永不落幕的人间靓丽风景线。

而最动人的印记,是潜藏在细微处的人心光亮。路口,志愿者红马甲搀扶老人的侧影构成最美风景;雨中,递向陌生孩童的那把雨伞撑起了一片晴空;校门口,老师轻拍学生肩膀的低语传递着无声的力量……这些寻常的举动,汇聚成通城灵魂深处温润而坚韧的底色。这份融入骨髓的敦厚与善意,历经岁月洗礼越发璀璨,它生动地诠释着通城的魅力不仅在于日新月异的“形”,更在于深入肌理、打动人心的“魂”,那是一城人向上向善、守望相助的精神光芒。

我眼中的通城印记,是早摊夜市生生不息的烟火,是黄龙山喷薄欲出的日出,更是隽水河畔默默流淌的人间暖意。它拥抱时代车轮,却始终深植于那份源自历史的厚道与真诚。这美,含蓄而深沉,需用心体味——它在砖瓦的斑驳记忆里,在街角相遇时真诚的笑意中,更在整座城市蓬勃不息的精气神里。这便是我的家园——通城,一个既能安放绵长乡愁,又能孕育无限梦想的温暖港湾。

(指导老师:李姣娓)

信息来源:通城教育


编辑|李悟鑫

一审|胡文婷

二审|吴  雷

三审|皮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