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隽东灌区建设成效显著 畅通良田“民生水脉”

【全媒体记者 李索】近年来,通城县水利和湖泊局大力实施农田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新建重大项目隽东灌区,今年7月份,隽东灌区正式通水,在缓解旱情、保障农作物生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水利保障。

7月29日,记者在通城县隽东灌区塘湖段看到,一条条大型灌溉管道沿田垄蜿蜒铺设,改造升级后的沟渠水流奔涌,正源源不断地向田间输送“甘霖”,成为当地促农增收的“大动脉”。在塘湖镇龙印村的农田里,记者观察到,原本因高温天气而略显萎靡的农作物,随着渠水的滋润,正在逐渐舒展枝叶。

通城县塘湖镇龙印村村委会副主任 夏志虎:往年遇上干旱,庄稼就遭罪,收成也没保障。现在有了这个新灌区,水直接送到田边,村民今年的收成更有指望了。

据了解,隽东灌区涉及我县6个乡镇87个行政村,西侧紧邻隽西灌区边界,北侧、东侧、南侧止于通城县界,属长江中游南岸陆水流域。灌区气候温和,雨量丰沛,土壤肥力适中,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是鄂东南主要的粮油生产基地。隽东灌区范围内分布着3个中型灌区,大多建设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受当时经济和技术条件限制,工程建设标准低、配套灌溉设施不完善,目前的灌溉供水体系难以满足农业灌溉用水需求。

水利兴则百业兴。2024年6月,通城县水利和湖泊局启动了总投资达2.8亿元的新建隽东灌区项目,这也是我县实施工程量最大的灌区项目。该项目设计灌溉面积17.17万亩,其中耕地灌溉面积12.37万亩。为保质保效加快灌区建设,县水利和湖泊局建立专项督导机制,强化技术指导与质量监管,科学安排,统筹调度,工程建设全面铺开,多点开花,保障了项目的高标准推进,2025年12月,隽东灌区全线贯通并投用。

当前正是中稻生长的关键时期,农田灌溉关系到粮食能不能丰收。面对旱情,县水利部门迅速响应,采取“库塘放水、沟渠畅水、拦堰蓄水、泵站提水”等多种措施,保障灌溉,对所有渠道进行清理,科学制定供水方案、精准调度水资源,确保工程发挥效益,让每一滴水都用在“刀刃上”。

通城县阁壁水库服务中心主任 刘托:从目前来看,今年稻谷长势较好,这得益于及时的灌溉。隽东灌区改造后,提升了渠道输配水能力,中心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科学调度、高效服务,最大程度保证水流畅通。

近年来,县水利和湖泊局积极推动水利项目建设,让新建水利设施在旱情中及早发挥效益,持续发力,切实解决了农户的“燃眉之急”,更夯实了当地农业抗风险的底气。

通城县新建隽东灌区项目施工专班负责人 胡峰:下一步,项目专班将进一步夯实前期工作储备,全力做好隽东灌区后期维护工作,积极谋划好隽东灌区二期支渠、渡槽隧道建设筹备工作,预计明年开工,为持续推进粮食安全提供水利支撑。

编辑|周梦珍

一审|熊  皓

二审|黎赛明

三审|皮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