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汪锦飞】在通城县的教育战线,有这样一位党员教师:他扎根讲台35年,用坚守诠释初心,以担当铸就师魂;他既是深耕教学的“老黄牛”,也是课改前沿的“先行者”,更是学生心中的“引路灯”。他就是通城县优秀共产党员、一级教师吴淑明。
爱岗敬业,甘当教育“螺丝钉”
“不上无准备之课”,这是吴淑明给自己立下的铁规矩。从乡镇中学到城关校园,他历任教师、班主任、校长、理生化中心教研组长等职,岗位虽变,扎根一线的执着从未改变。
深夜的办公室里,他钻研教材的灯光常常最后熄灭;即便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和风湿病,每逢天寒便疼痛难忍,他仍三十余年坚守全勤。每天提前到校备课、改作业、检查实验室设备,放学后也总是最晚离开,用“螺丝钉”精神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潜心教研,勇做课改“排头兵”
“多学习、多思考、多实践”是吴淑明的口头禅。作为理、化中心教研组组长,他深知教研是教学的“源头活水”,始终站在课改前沿探索创新。
2004年,他的论文《初中物理探究式学习体会》获省级科研一等奖;2013年,凭借创新教学设计在市级优质课竞赛中摘得桂冠,同期撰写的《怎样使自主学习更有效》在省级刊物发表。从县级公开课到中考命题大赛(2012-2014年连续获县级一等奖),从参与省级课题研究到担任“课内比教学”讲师团成员,他的教学成果在全县推广,成为同行学习的范本。
作为学科带头人,他还带领团队深耕集体备课、打磨公开课,手把手指导青年教师成长,让“传帮带”的暖流在教研组持续涌动。
爱生如子,善做成长“引路人”
“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是吴淑明坚守的教育信条。面对沉溺网络的学生,他严词指出问题,再耐心疏导心结,通过一次次家访、一遍遍家校联动唤醒学生上进心;对待后进生,他从不放弃,用“你能行”的鼓励点亮他们的自信之灯。
课间答疑时的耐心、天冷时提醒添衣的细致,让学生们总说:“老师的眼睛里装着我们的一举一动。”2011年获评优秀班主任后,他撰写的《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营造良好育人环境》等3篇班级管理论文,连续在班主任论坛获二等奖,将育人智慧分享给更多同行。
三十五年春秋流转,吴淑明用讲台坚守诠释教育初心,以立德树人践行党员使命。在平凡的岗位上,他用行动证明:初心是深耕教育的执着,使命是培育新人的担当。
编辑|黎 瑾
一审|胡文婷
二审|吴 雷
三审|皮江星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