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戴唯玮 卢文浩】8月1日,通城教育系统首届中小学大思政课优秀课例展评活动(小学组)在县实验学校举行,来自全县多所小学的六位优秀教师同台展示,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教学盛宴。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祥明出席活动。
本次活动以“思政融课堂,育人润无声”为主题,旨在探索学科教学与思政育人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六位教师立足不同学科,巧妙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育人元素。隽水小学万莉老师带来的《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一课,在节日文化的浸润中悄然播撒文化认同与民族自信的种子。沙堆中心完小熊敏老师通过道德与法治课《富起来到强起来》,生动串联国家发展历程,让“家国同行”的理念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五里中心完小黄慈云老师将思政融入语文课堂,在教授古诗《竹石》时,引导学生借郑燮笔下的竹石感悟坚韧不拔的精神品格。南门小学吴玲辉老师带来道法课《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带领学生回溯国家“站起来”的奋斗史诗,激发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奋斗志向。通城县第一小学胡三春老师聚焦《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通城本土艺术为载体,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自信,培养爱国爱家的情怀。县实验学校宋婉老师则通过六年级主题班会《传承红色精神 争做时代新人》,在班级这个育人微阵地上,让红色精神焕发时代生机,点燃学生的青春使命感。
这六节风格各异却同样精彩的课例,生动诠释了“学科有边界,育人无隔阂”的理念。教师们匠心独运,将价值引领自然融入知识传授:借助传统节日润泽心灵,通过历史进程铸就信仰,在经典诗文中培塑品格,从时代发展中感悟担当,以民间艺术凝聚自信,用红色精神点燃使命,真正实现了思政教育的“润物细无声”,赢得了现场阵阵掌声。
通城县第一小学老师 胡三春:我希望能够带领同学们去了解中国的民间艺术,并且去深入了解我们通城的民间艺术,增强大家的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爱国爱家的情怀。
本次展评活动集中展示了通城教育系统在推进课程思政改革方面的阶段性成果,是全县教育工作者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的一次生动实践。
编辑|胡文婷
一审|熊 皓
二审|黎赛明
三审|皮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