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刘建平 胡琪】仲夏,当山乡还沉浸在睡梦的安宁中,郑普雄与妻子已将十袋沉甸甸的鸡饲料搬上车,驶向晨霭笼罩的山林。万余只“飞鸡”扑腾着翅膀,正等待主人的早餐。
在通城县关刀镇八燕村这片曾经无人问津的荒山野岭,郑普雄用十四年光阴,将贫瘠土地点化为产值千万的生态“聚宝盆”,更绘就了一幅新农人反哺乡土的时代画卷。
开荒种树:门外汉的崎岖创业路
2012年,郑普雄怀揣打工积蓄回到八燕村,面对200亩荒山,他踌躇满志。然而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800棵杨梅树苗全部枯死,8万元投入瞬间化为乌有。“年年补栽,年年没收入”,单一农业模式的脆弱性显露无遗。这位毫无农业经验的“门外汉”没有退却,他奔走四方求教专家,将目光转向立体生态农业:油茶林下养鸡、粪肥种树、种养循环。
可自然法则又设下难关:放养的土鸡成了老鹰、黄鼠狼的“盘中餐”。面对天敌环伺,郑普雄的奇招令人叫绝——训练鸡群“飞天遁地”。小鸡脱温后即被赶上山头,日复一日在陡峭山岭间飞跃奔跑,在树林中飞动。数月后,“飞鸡”不仅能轻松跃过一人高,更练就了机敏的逃生本领。鸡群损耗率骤降,而运动赋予鸡肉的紧实嚼劲,竟意外成就了产品的核心竞争力。“飞鸡哥”之名,由此响彻山野。
智慧突围:土味农产搭上“云翅膀”
2014年“山态源家庭农场”挂牌,郑普雄正式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当养殖规模扩大,如何让深山好货对接广阔市场?**一部手机成为破局钥匙**。
郑普雄化身“田野主播”,将鸡鸣犬吠、捡蛋喂食的日常拍成短视频,在朋友圈与直播间掀起“追鸡”热潮。他更在基地安装高清摄像头,客户可随时“云监工”鸡群山林漫步的实况。可视化养殖带来的信任感,让“飞鸡”迅速蹿红为“网红鸡”。2016年,一条短视频竟带来订单暴涨,销售额突破数十万元——没有门店,不靠中间商,山货凭借“真实力+云传播”直抵消费者。
他的创新并未止步:“互联网+合作社+农户+直播+可追溯”模式,串联起生产、销售与用户体验的闭环。当“山态源”商标完成注册,杨梅获绿色认证,关刀乌骨鸡申报地理标志,科技更深度赋能——与省市农科院合作研发饲料,手握十四项国家专利(四项发明专利、十个实用新型专利)。荒山野味在智慧加持下蝶变为标准化、品牌化的“金凤凰”。他的养殖案例成为中国农业大学案例和武汉农科院案例。
共富密码:荒山“长”出六重财富
如今的数百亩山林,已成郑普雄精心编织的“财富网”:
山顶,油茶林与“飞鸡”和谐共生;山腰,生猪拱食于杨梅、樱桃树下;山脚,鱼塘碧波荡漾,青草喂养的生态鱼身价倍增。
一座荒山,竟裂变出六份收入——飞鸡与鸡蛋、油茶果、生猪、水果采摘、生态鱼。2024年实现土鸡年销量5万只、土鸡蛋500多万枚、出栏土猪100多头,年销售收入达1180万元,净利润110万元。
致富后的郑普雄从未忘记出发的初心。在产业带动方面,公司通过“统一发放鸡苗、统一防疫、统一饲料、统一销售”的模式,精准帮扶9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并每年为当地村民推销土特产数十万元,构建起紧密的联农带农机制。疫情期间及河南灾情中,公司积极捐款捐物,践行社会责任;农场常年雇佣贫困村民,年支付工资超10万元;他更以“网红”渠道为乡亲带货,年销土特产百余万元。村民皮刻球感慨:“这里干活有奔头!”而郑普新则在打工中学到技术,逐步走向自主创业。
代表担当:为乡土人才振臂呼
身份从农场主增至咸宁市人大代表,郑普雄肩头多了沉甸甸的责任。他穿梭田埂倾听民声,将农民心声转化为切实建议:《加大新型职业农民社团组织扶持力度》《开展高素质农村实用人才评选》等提案被政府采纳推进。他深知,乡村振兴的基石是人才。“政府应建立职业农民职称评定体系,选拔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农人。”郑普雄在履职中呼吁。
他深知搞农业也要有技术,他边种养,边进修大学,先后获得华中农业大学学历和高级畜牧师职称。
2023年,“郑普雄劳模创新工作室”与“省级专家工作站”挂牌成立,成为技术推广与人才培育的枢纽。这位曾血本无归的返乡青年,如今已身披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家级农业职业经理人等荣光,却依然每日与鸡为伴,在直播间笑称自己是个“快乐的养鸡人”。
青山作答:新农人的时代答卷
站在葱茏的山顶俯瞰,油茶果实在枝头低语,鸡群如星点散落林间。郑普雄脚下的土地,曾记录绝望与泪水,如今却回荡着希望的笑声。从为生存而战的个体突围,到为众人抱薪的共富之路,他用十四年将“自救”升华为“共兴”。
凭借在农业领域的突出贡献,公司及负责人屡获殊荣:2017年合作社获评“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2018年董事长郑普雄荣获“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农业产业领军人才”称号,2019年农场先后被评为“湖北省百佳农民田间学校”“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020年合作社跻身“中华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2021年获“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2025年成为“中国农业大学头雁教学基地”。
“做农业虽苦,却是我的终生事业。”郑普雄抚过粗糙的树干,目光灼灼。他的故事,是荒山献给奋斗者的金色馈赠,更是万千新农人回应时代召唤的铿锵宣言——当智慧扎根泥土,当情怀点亮乡野,最贫瘠的山峦也能飞出真正的“金凤凰”,在乡村振兴的壮阔长卷中,写下生生不息的注脚。
他将目光眺得更远。未来,公司将持续扩大种养规模,计划实现土鸡年销量10万只、土鸡蛋800多万枚,年收入预计达1500万元,进一步发挥产业优势,助力乡村振兴。
编辑|黎 瑾
一审|胡文婷
二审|吴 雷
三审|皮江星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