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李索】在通城县石南镇花亭村9组,有一对这样的夫妇。丈夫胡斌多年来一直辗转全国各地,一边靠打工维持生活,一边寻找失踪多年的儿子。妻子胡冬李患病后,他甘当“拐杖”悉心照料,背着她踏遍山河,继续寻找儿子,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夫妻情深的人间大爱,为社会传递出满满的正能量。
二十几年前,胡斌一家三口的日子虽不富裕,却也其乐融融。可天有不测风云,2011年,妻子胡冬李身染疾病,2016年,18岁的儿子胡卓在外找工作时意外走失,杳无音信。儿子失踪的消息彻底击垮了胡冬李,促使她的病情急剧加重,落下重度残疾。
通城县石南镇花亭村村民 胡斌:孩子失踪已经9年了,希望社会各界好心人士帮我留意下,如果发现了线索请告诉我,我儿子叫胡卓,家住湖北省通城县石南镇花亭村9组。
多年来,从通城到咸宁、武汉,再到上海、广州,胡斌背着轮椅上的妻子,白天走街串巷贴启事,夜晚悉心照料妻子给她擦身喂水。胶鞋破了又补,行程近两万里。每到一个陌生街口,他总是先寻一块平整的台阶,把妻子安顿好,再弯腰鞠躬向路人打听儿子的下落。在寻子路上,胡斌也经历过被骗,也有人劝说胡斌要他放弃,但胡斌却说“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找到孩子!”
通城县石南镇花亭村村民 李天丁:我是胡斌的邻居,他家里蛮苦,他找儿子找了上十年,照顾瘫痪的妻子十几年,邻居只要有事,他总是主动帮忙。
2025年,在外寻子多年无果的胡斌夫妇回到花亭村,此时的胡斌已两鬓斑白,虽然日子过得清苦,却依旧不离不弃的照顾瘫痪的妻子。他说,无论遭遇何种困境,这个家都不能散。他坚信,只有守住家的完整,才能为丢失的儿子留住一丝回家的希望。
多年来,胡斌和瘫痪的妻子,相濡以沫,相敬如宾。夫妻俩寻子的事迹也打动了不少人,让花亭村的“风气”越来越好。谁家有矛盾,村民一句“看看胡斌”便停止了争吵;哪家孩子嫌弃老人脏,父母一句“学学胡斌”便红了脸低下头。从千里寻子的执着,到日夜相守的担当,胡斌用最朴素的行动,诠释了“夫妻和睦”“患难与共”的真谛,让文明新风不再是口号,成为一种风尚,影响着千家万户。
通城县石南镇花亭村党支部书记 凡隽林:胡斌的妻子胡冬李重度残疾,需要专人照顾,儿子经过多年寻找也无结果,家庭十分困难,针对他家的这种情况,花亭村委会在帮扶方面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为他建了分散安置房,办理了残疾人补贴、低保,村委会为他拉赞助,购置家庭用品,并计划在今年10月份将其聘为护林员,切实缓解他的实际困难。
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胡斌夫妇俩希望通过网络方式,让儿子早日回家。
通城县石南镇花亭村村民 胡斌:卓卓,如果你看到这个视频,爸爸希望你能早日回来,爸爸妈妈好想你!
编辑|周梦珍
一审|熊 皓
二审|吴 雷
三审|皮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