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县铁柱集中餐厨垃圾处理站改造升级项目投入运行

【全媒体记者 李索】今年3月,通城县铁柱集中式餐厨垃圾处理站项目改造升级完成,餐厨垃圾经过无害化处理,不仅可以变废为宝,还不会污染环境。项目的正式投入运行,标志着我县城区餐厨垃圾将得到及时有效处理,有助于城市环境卫生进一步提升。

8月15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通城县铁柱港的铁柱集中式餐厨垃圾处理站,看到一辆满载餐厨垃圾的收运车正缓缓驶入卸料车间,通过餐厨卸料门,将餐厨垃圾投放到接料斗中。记者发现,整个餐厨垃圾处理中心干净整洁,被收集的餐厨垃圾被运往处理厂后,通过自动提升机送入垃圾分拣平台处理后,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了90%以上。

通城铁柱集中式餐厨垃圾处理站负责人 汪纪平:我们每天实行垃圾日产日清制度,餐厨垃圾处理工艺流程包括收集运输、卸料分选、破碎、二次破碎、混合蒸煮杀菌、油水渣分离、高温灭菌等,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恶臭气体和污水经无害化处理,有机肥料作为园林绿化底肥,废弃油脂加工提炼为工业柴油。

据了解,通城县铁柱集中式餐厨垃圾处理站于2018年6月启动建设,2019年3月建成并投入运行,初始日处理能力为10吨。近年来,随着餐饮业发展和垃圾分类工作的持续推进,该处理站的工艺和处理能力已无法满足当前需求。2024年7月,经县政府常务会议批准,通城县城市管理执法局对该站实施了升级改造,总投资440余万元,重点改造了设施设备及场地,2025年3月完成改造并投入运行,委托湖北宏洁环保能源有限公司管理,餐厨垃圾日处理能力从原来的10吨/日提升至30吨/日。

据了解,餐厨垃圾、废弃油脂,俗称“潲水”。“潲水”如果处置不当,不仅会污染环境、传播细菌,还会为“舌尖上的安全”带来隐患。餐厨垃圾如未及时处理,油脂沉积在管道里,会加速城市管网的堵塞,造成地下水污染、河流鱼虾缺氧窒息等问题。一些餐厨垃圾被不法商贩加工成“泔水油”,与食用油混合销售,含有大量的铅、汞、黄曲霉毒素等致癌物质,如长期食用会损害人的神经、肝脏、肾脏和免疫系统,从而导致肠癌、胃癌、肝癌等恶性疾病。

随着铁柱集中式餐厨垃圾处理站的改造升级,曾经让人大伤脑筋的餐厨垃圾处理难题也得以缓解,进一步抵制了不良商贩不规范处置餐厨垃圾行为。目前,在我县各个企事业单位食堂和餐饮门店,专门配备的餐厨垃圾收集车辆会定时前往收集餐厨垃圾,不仅提升了通城的卫生环境,也进一步推动了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通城县环卫服务中心管理股工作人员 李亚洲:目前,该项目已覆盖城区餐饮商户164家,占全县餐饮服务单位的90%以上,包括19家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等大型餐饮场所,餐厨垃圾处理站的升级改造实现了隽水城区餐厨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目标,对提升通城县市容环境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

编辑|胡文婷

一审|熊  皓

二审|吴  雷

三审|皮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