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刘建平 杨蔚】夏日的通城县中医医院门诊二楼大厅,一处特别的“避暑纳凉点”悄然成为患者和市民的小憩驿站。免费提供的酸梅汤、花茶、减脂茶,散发着中药的清香,旁边摆放的中医药科普资料也常被翻阅。
一位等候取药的老人边饮茶边感叹:“没想到等药的时间还能这么舒坦,医院真是想到我们心坎里了。”
这样充满温情的场景,正是该院践行“以患者为中心”理念的生动缩影。
服务破题:细微之处见真章
如何将“以患者为中心”从口号落到患者心间?通城县中医医院选择在细微处深耕,于流程上再造。
“一站式”温情港湾:走进门诊一楼大厅,整合了导诊、咨询、检查预约、投诉受理、便民租借、免费健康测量等多项功能的“一站式”服务中心,成为患者就医的“首站温暖”。这里化解了患者初来乍到的茫然无措,让信息获取与服务支持变得触手可及。
“避暑纳凉点”沁润人心: 门诊二楼精心设置的“避暑纳凉点”,不仅提供由本院中医师精心调制的特色茶饮,更成为传播中医药文化的流动窗口。一杯清凉茶饮,一份科普手册,传递的是医院对患者身体与心灵的双重呵护。
流程再造打通“梗阻”:针对患者反映集中的“排队烦、流程繁”问题,医院大力推广分时段预约挂号,诊间、跨科、复诊及医共体内预约模式齐头并进。医保移动支付、诊间结算等便捷缴费方式的普及,显著缩短了付费环节耗时。检验检查报告的提速出具,以及住院部每层楼配备的自助缴费机、报告打印机,让“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腿”成为现实。
错峰服务“弹”解难题: 敏锐捕捉到“上班族”、“学生族”、“银发族”对灵活就医时间的迫切需求,医院创新推出“弹性工作制”。门诊挂号、收费、药房及诊室实行“早上提一提、中午连一连、下午延一延”,并配套开设夜间门诊,同步加强检验、影像等辅助科室力量。周末“无假日”门诊的坚持,彻底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中医赋能:特色优势护健康
作为中医医院,发挥特色优势服务百姓健康是职责所系,更是使命担当。
“冬病夏治”惠泽四方: 三伏天里,医院组织精干力量,深入机关单位开展“三伏贴”特色服务。医务人员现场为干部职工把脉问诊,实施穴位贴敷、艾灸、推拿等中医外治法,并悉心宣讲夏季养生要点及食疗方案。这不仅将中医“治未病”理念——“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生动实践于当下,更让中医药的健康守护走出院墙,直达群众身边。
精准调理显身手: 从日常的门诊诊疗到定期的健康宣教,医院始终致力于运用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精髓,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精准调理方案,让古老智慧焕发时代光芒。
从“指尖预约”的省心便捷,到“一站式服务”的省时高效;从“名医进机关”的贴心关怀,到“中医药特色”的精准调理,通城县中医医院正用一项项务实举措,不断为“就医获得感”写下温暖注脚。
党建铸魂:红色引擎激活力
优质的医疗服务离不开强有力的思想引领和精神支撑。值此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通城县中医医院党总支精心策划并开展了一系列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七一”主题活动,将庆祝党的生日与深化“干部素质提升年”工作紧密结合。
榜样引领汇聚动能:医院隆重表彰了19名在各自岗位上兢兢业业、锐意进取的优秀共产党员。他们如同一面面旗帜,彰显着党员的先锋本色。通过对标先进,全院营造出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
组织关怀传递温暖:党的关怀如涓涓细流,温暖人心。院党总支走访慰问了生活困难党员和党龄达到50年的老党员。为老党员佩戴上“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这枚沉甸甸的纪念章,是对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忠诚奉献的最高礼赞,也是对全院年轻党员薪火相传、接续奋斗的无声感召。
惠民义诊践行宗旨:将党建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医院党员医护骨干走进中星天街,开展“情满中星•清凉一夏”关爱就业群体义诊活动。骨伤科、针灸科、妇产科、糖尿病科的专家们耐心解答健康咨询,提供诊疗建议,免费测量血压、血糖,发放健康科普资料,将党的关怀和医者仁心送到群众心坎上。
从门诊大厅的温馨服务到革命旧址的铮铮誓言,从指尖轻触的便捷预约到深入社区的仁心义诊,通城县中医医院以“患者之心”为圆心,以“红色初心”为基石,勾勒出新时代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清晰轨迹。
在这里,“以患者为中心”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融入血脉的服务基因;在这里,党建引领并非抽象要求,而是激发担当、淬炼作风的澎湃引擎。
当“温度”与“初心”同频共振,通城县中医医院正以其坚实的步伐,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守护百姓安康、传承创新中医药事业的征途上,谱写着更为温暖而昂扬的新篇章。
编辑|胡文婷
一审|胡文婷
二审|吴 雷
三审|皮江星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