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红石一家亲 经济学院经纬兴农党员实践队前往通城县红石村参观学习

【通讯员 高枫博 张逸飞】近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经纬兴农”党员实践队前往通城县麦市镇红石村学习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驻村工作队的宝贵经验,旨在锤炼服务本领,为未来投身祖国建设、服务乡村振兴积蓄力量。

实践队首站来到了红石村智慧养殖养鸡场。实践队了解到,村民以“鸡别墅”为依托,充分利用油茶树下空间,鸡、鹅、狗羊混养,盘活自然资源,为村民增收提供了多元化路径。这种模式下生产出的产品高质、天然、无公害,红石村土特产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提升。

随后,实践队前往九曲泉豆制品厂参观学习。豆制品厂深度开发本地山泉水的独特优势,生产出了独具红石村特色的农产品。此外,豆制品厂还通过组建专业合作社,吸纳村民就业,增加村民收入,为探索村民致富新路径提供了实践案例。

在小肥仔养殖场,实践队全面了解了“两头乌”的独特优势、生长周期、养殖方式以及供销渠道等,队员们领悟到了品牌建设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优良品质与知名品牌互促共进,为红石村的振兴之路打上了一剂“强心针”。

下午,在驻村工作队老师的介绍下,实践队成员们拜访了麦市一号葡萄园的王老板,了解到了一个果农的艰辛与不易,体会到了王老板对葡萄品质的坚守,见识到了新农人踏实做事的精神风貌。正是无数农民的辛勤付出,才有了全面小康的伟大成果。

最后,实践队参观了罗荣桓元帅早期革命纪念馆。元帅身上展现的不惧艰险、勇于斗争的革命精神,深深融入红石村及麦市镇人民的精神血脉,正持续激励着他们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砥砺奋进。

在参观学习过程中,实践队成员虚心向驻村工作队老师请教、学习。成员们认真聆听讲解、细致询问细节,深切感受到他们为红石村发展而奔波劳碌的辛勤付出。实践队成员张逸飞同学说:“驻村老师的工作太不容易了,但是看着村中整洁的街道和村民们脸上洋溢的笑容,我切实感受到了老师们为红石村振兴做出的努力。”

此次红石村实践调研,生动呈现了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的创新实践。“生态农业+特色产业+红色文化”三位一体发展模式成效显著,成为推动红石发展的核心引擎。驻村工作队矢志不渝的奋斗精神与红石人民敢为人先的创业实践相互激荡、凝聚成强大合力,为新时代青年投身“三农”事业提供了极具说服力的实践范本。我们将继续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行,把学术研究扎根在鄂南大地上,让青春在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编辑|周梦珍

一审|周梦珍

二审|吴   雷

三审|皮江星

(作者:刘承群)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