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刘康 实习记者 张家龙】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如何让村民既能在家门口挣到钱,又能照顾好家庭?通城县五里镇五里村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发展乡村微工厂。这些扎根乡土的“小”企业,正悄然改变着村民的生活,铺就了一条“挣钱顾家”两不误的致富新路。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五里村,感受乡村振兴微工厂带来的暖心变化。
8月22日,在五里村的风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眼前是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工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专注地忙碌着,电芯组装、激光焊接、外壳安装……一道道工序紧密衔接,一个个成品电池组逐渐成型。这家于2022年9月入驻五里村的乡村振兴微工厂,主要生产电动车锂离子电池、户外电源和储能电池,2025年产值预计达1000万元以上。它不仅带来了现代化的生产场景,更成为村民们实现家门口就业的重要平台。
在这片忙碌的身影中,村民黄信和村里许多年轻人一样,他曾是外出务工大军中的一员,如今却在家门口找到了事业的新天地。
五里村村民 黄信:我以前在广东那边做电源,离家远,照顾不到家里。现在在村头这个厂里做锂电池组装,工作强度、技术含量跟外面差不多,每个月也能拿到六千元左右。关键是离家近啊!早上出门几分钟就到厂里了,晚上下班就能回家吃饭、陪陪老人、小孩。家里人放心,我自己也安心,挣钱顾家两不误,确实好!
黄信的喜悦,正是五里村发展乡村振兴微工厂惠及民生的生动写照。近年来,五里村立足实际,将引进和发展乡村振兴微工厂作为推动就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村“两委”积极盘活资源,优化环境,大力吸引能人返乡创业,鼓励发展适合本地、吸纳就业能力强的轻工业项目。
风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 李勤:当初决定把厂建在五里村,一方面是看中这里交通方便离主干道近;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是村“两委”的决心和诚意。从找场地、办手续到协调水电,村里都是“保姆式”服务,主动帮我们跑前跑后,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这种营商环境让我们感觉很暖心,也很有信心在这里发展。
良好的内外部环境让企业得以安心生产,开拓市场。目前,这家微工厂生产的定制化电动车锂电池组不仅在线下渠道销售稳定,线上销量也十分可观。
风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 李勤:我们主要做的是定制化的电动车锂电池组。目前订单比较稳定,主要销往华中、华南地区的电动车配套厂商和一些户外装备品牌商。线上平台的销量更好。村里帮我们对接过一些本地资源,我们也在积极拓展新渠道。
如今,这家企业已吸纳了18名本地村民在此稳定就业,为附近村民就业提供了重要渠道。
风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 李勤:别看他们以前可能没做过这行,但学习意愿强,上手很快,也很珍惜这份工作。像焊接、组装这些技术岗,经过培训都能胜任。乡亲们朴实、勤劳的特质,正是我们企业需要的。工资我们按时足额发放,也买了基础的工伤保险,让大家干得安心。
在家门口创办企业,带动更多乡亲就业增收,让负责人感受到了比赚钱更深的成就感。对于未来,他也有着清晰的规划。
风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 李勤:能在家门口给乡亲们提供一份稳定的工作,让他们既能赚钱又能顾家,这是我们办厂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目前产能还有提升空间,订单正在持续增长,我们计划再扩充一部分岗位,预计还能多提供5-10个岗位。我们也希望能带动更多上下游的小配套厂在周边发展,形成一个小集群,让更多乡亲受益。
编辑|胡文婷
一审|熊 皓
二审|吴 雷
三审|皮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