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皮江星 吴雷 刘康】重点项目是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硬支撑”与“强引擎”。金秋十月,是项目建设“黄金期”,通城县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牢固树立“第一是项目、第二是项目、第三还是项目”的理念,以“拼抢实”的工作作风,全力推动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工业厂房拔地而起、招商引资马不停蹄、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一股争先进位的强劲发展气场在通城大地澎湃洋溢。

赶节点 提效能 项目建设“火力全开”
10月25日,在通城县五里镇的鄂湘赣商贸物流中心项目建设现场,机械轰鸣、焊花飞溅,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作业,全力刷新着建设“进度条”。“项目开工建设以来,完成土方外运110万方,回填60万方,完成了物流大道及支路水稳层的建设。”项目相关负责人吴伟介绍,今年将全力完成零担快运、智慧云仓、商品交易中心等主体工程建设。
这个总投资100亿元的现代物流枢纽,致力于打造集交易、仓储、配送、信息于一体的智慧物流体系。建成后,将辐射鄂湘赣三省交界区域,形成公、水、铁、空多式联运格局,有望成为中部地区重要的物流副中心,极大增强通城在区域发展中的枢纽功能。

一边是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正酣”,一边是民生基础设施项目“全速推进”。在通城县引青济隽工程施工现场,建设者们正开足马力,全身心投入到项目建设中。这项总投资8.96亿元的“生命工程”,干线长24公里,支线长14公里,建成后将为通城县提供坚实的供水安全保障,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项目建设“加速度”的背后,是通城县锚定“打造绿色高端区域性制造业强县”目标的战略定力。今年以来,全县坚定不移做大做强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三大优势产业,电子智能组件与云母基材产业集群入选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正在申报国家级特色产业集群。1-9月,全县新开工入统项目149个,计划总投资130.48亿元。
立足当下,更谋划长远。通城县正着手绘制“十五五”更为宏伟的发展蓝图。全县聚焦基础设施和产业升级,前瞻性谋划重点项目690个,计划总投资3515.56亿元,其中24个关键项目已进入国家和省级视野,总投资797亿元,为未来发展备足了后劲。不满足于现有产业赛道,通城县更将目光投向“低空经济”,率先编制专项发展规划,展现了其抢占新领域、培育新增长极的敏锐与决心。
引龙头 签项目 招商引资“硕果盈枝”
招商引资是项目建设的“源头活水”。通城县坚持质量效益优先,围绕构建现代化工业体系,推动精准专业化招商,突出“招新引优、招大引强、招群引链”。

翻开今年的招商成绩单,一组组数据令人振奋:
——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带队外出招商30次,党政班子成员外出招商61人次;
——成功引进中聪智能、恒鑫实业、台科等关键延链补链强链项目21个;
——截至目前,全县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9个,协议引进资金446.43亿元;
——目前重点在谈项目25个,拟投资277.05亿元;
……
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招商活动,更是通城招商引资工作的生动注脚:
——5月30日,咸宁市(通城)楚商联合会成立暨楚商投资项目签约大会举行,现场完成签约9个项目,总投资达36亿元;
——8月14日,通城县举办“科技引领•创享未来”项目路演活动,促成4个科技项目现场签约;
——10月9日,通城县在鄂湘赣商贸物流中心项目建设现场举行招商签约仪式,首批16家企业进行了签约;
——10月25日,湖北通城鄂湘赣商贸物流中心招商签约活动在浙江省义乌市举行,12家企业现场签约;
……
这些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高端项目相继落地,为通城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在招商过程中,通城县坚持质量效益优先,围绕构建以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三大优势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化工业体系,推动现代商贸、现代物流、文化旅游三大服务业专业化、高端化发展,着力推进精准专业化招商,突出“招新引优、招大引强、招群引链、招才引智”,不断提升项目质量,优化引资结构,推动总量和质量“双提升”。
优环境 强服务 保障项目“开花结果”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通城县始终把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
湖北恒鑫电子信息创新科技产业园项目位于通城经济开发区电子信息科技产业园东南侧,是由通城深圳商会旗下的奥仕达科技、协盈控股、思慕尔科技、茂达兴科技、龙祥机电设备等五家公司共同出资建设,致力于建设集研发、生产、孵化、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延伸覆盖上游材料、中游制造、下游应用及配套服务的产业链条,打造智能制造基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专班跟进、特事特办,从项目洽谈到签约落地,速度之快、效率之高,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家乡营商环境的优化和求发展的决心。”湖北恒鑫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卢方茂感慨,项目享受“1050”极速审批,企业开办1个环节、0.5天办结、0费用。
如何推动重大项目快建设、早投产?通城县不断提升服务质效,着力强化要素保障,把服务贯穿项目“开花结果”全过程,保障项目建设有力有序推进。
——坚持服务企业算大账、不计小利,常态化开展“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企业帮扶活动,建立健全发现、响应、解决企业问题机制,累计协调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26个;
——做实“一把手”亲自办制度,29家单位“一把手”在窗口实行“亲自办”,解决企业、群众反映“难办的事”12项;
——争取“无证明城市”等国家和省级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事项11个,营商环境“金字招牌”持续擦亮;
——健全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机制,探索实施工程建设项目联审联办机制改革,工业类项目从立项到落地由原来的100天以上,缩减至42天;
……

同时,通城县积极搭建要素保障平台,推进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做优“管委会+公司”模式,着力增强内生动力和发展后劲。2025年,通城县计划投资8.4亿元,实施城市客厅综合商务、学校公共服务等4个项目,加快补齐教育、医疗、文娱、商业等生活配套设施,推动“产业园区”向“产业社区”转型。坚持以完善机制为抓手优化营商环境,持续落实“一把手”亲自办、“一企一专员”“每日早茶会、每周会商、每月调度、每季度座谈”等工作机制,用心用情用力服务企业发展。
项目建设战鼓正酣,发展大潮奔涌不息。从顶层设计的“高度”到项目攻坚的“速度”,再到民生关怀的“温度”,通城县正以系统思维和超常举措,将一张张蓝图变为现实。伴随着一个个重点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通城必将在这轮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大潮中乘风破浪,驶向更加广阔的未来。
编辑|胡文婷
一审|熊 皓
二审|黎赛明
三审|皮江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