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贫困户搭上“脱贫快车”,让他们双手动起来,腰包鼓起来?五里镇通过“扶贫车间+贫困户”的扶贫模式,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让贫困群众轻松实现家门口就业。
走进五里镇尖山村庞大药业的艾叶加工车间,十几位工人正在忙碌着,他们有的在操作机器粉碎艾叶,有的将加工好的艾叶包装入盒,不一会儿,一件件精美的泡浴包、艾灸就生产好了。
今年65岁的王贵兵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由于年纪偏大再加上身体不好,平常只能在家干些杂活,没有什么经济来源,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自从村里建起了扶贫车间,他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
五里镇尖山村贫困户王贵兵说,现在村里建个艾叶加工厂,他在这里务工每天可以挣七八十块钱,感觉还蛮好。
像王贵兵老人这样,因为扶贫车间的出现,生活发生改变的贫困户不在少数。他们每个月能拿到稳定的收入,而且家里地里的活都不耽误,这种转变让他们津津乐道。
今年以来,五里镇在县纪委监委的大力支持下,“筑巢引凤”,推进扶贫车间项目建设,吸纳本地乡贤、能人和民营企业家入驻,实现项目到村,产业到户。
湖北庞大药业有限公司老板 刘潮说,庞大药业通过五里镇招商引资,主要是做艾叶加工。目前,扶贫车间吸纳了二十多户贫困户在车间就业,他们平均工资在两千元左右。下一步,公司将扩大规模,解决更多贫困户的就业问题,带动尖山村发展。
为了保障庞大药业扶贫车间的稳定发展,尖山村从蕲春引进优良“蕲艾”品种,采取“贫困户+基地+合作社+公司”的模式,成立了通城县瑶乡艾叶专业合作社。同时,引导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见缝插针”,利用田边地角种植艾叶,扩大艾叶种植面积,确保庞大药业有足够的艾叶来源,贫困户有稳定的工作岗位。目前,尖山村的艾叶种植规模已发展到了500亩,形成了艾产品一条龙产业链。
五里镇尖山村村支部书记 黎时富说,扶贫车间建成后,老百姓在荒山荒坡种上了艾叶,艾叶收割后,卖到艾叶加工厂,增加了农户收入。同时一部分贫困户在艾叶加工厂务工,增加了贫困户收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扶贫车间+贫困户”的扶贫模式,为贫困户实现在家门口就业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目前,该镇已在左港村、汉上村建立起了扶贫车间,并且正在全镇大力推广这一扶贫模式,努力让更多的贫困户“动起来”,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实现脱贫致富梦。
【记者】黎赛明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