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罗颖报道)4月11日,省人大农业农村委员会副主任、省农科院党委书记、省农业厅党组成员刘晓洪率队到我县调研中医药产业发展情况。县委书记熊亚平,县领导胡中雄、熊衍才陪同调研或参加座谈。
刘晓洪一行通过实地考察马港镇易塅村黄精种苗基地、裕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瑶乡御草药业有限公司、福人药业、康美健康城等基地和企业,详细了解我县中医药产业发展中,中药材育苗、产业规模、科技研发、市场经营等情况。据了解,我县依托良好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积极抢抓“健康中国”政策机遇,深入实施“中药振兴”战略,中医药产业已初步形成以黄精、重楼、白芨、白术、金刚藤和钩藤“隽六味”种植为主,其他适宜种植品种为辅的格局,“通城钩藤”、“通城黄精”成功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品。目前全县共有中药草种植基地246个,药用植物面积达9.1万亩,种植专业合作社共58家,医药总部经济实现销售额21亿元,创税收1.2亿元,中药材发展惠及带动贫困户3127户脱贫增收。
座谈会上,县委书记熊亚平代表县委、县政府对省农科院领导一行到通城调研指导工作表示欢迎。熊亚平说,近年来通城县中医药产业发展迅猛,正在向大健康、大旅游等产业融合,已成为通城县支柱产业。目前,药姑山中医药健康科技产业园正在加紧建设中,热切希望依托省农科院的科研优势和平台优势,以科技引领、市场主导、政府推动的模式,吸引更多实力雄厚的科研单位、市场主体和龙头企业,形成“产学研”一体化发展路径。盼望省农科院能在通城中药材资源开发研究上给予更大支持,以科技创新为通城发展提供助力,通城县委、县政府将提供各种优惠的条件和良好环境,为科学家、企业家服好务。
省人大农业农村委员会副主任、省农科院党委书记、省农业厅党组成员刘晓洪表示,通城县中医药产业发展战略站位高、谋划远、效果好,并与乡村振兴、精准扶贫工作紧密结合,且通城有良好的中医药产业发展基础和人文资源优势,通城中医药产业未来大有可为。
下一步,省农科院将在资源、品种、技术、人才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科研支持,全面落实和完善通城县与省农科院签订的科技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华中药用植物研究院通城分院建设,湖北省中药材研究所将入驻药姑山中医药健康科技产业园。省农科院、所的科研团队将与通城企业、合作社进行深度务实合作,实现创新与产业、科研与经济的多元双赢,助力通城以中药材产业为主的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双方共同努力将通城中医药产业打造成国家、省级科技产业示范。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