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一线党旗红:通城县古龙村无职党员战“疫”一线显身手


(全媒体记者 罗颖)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隽水镇古龙村8名无职党员勇扛战“疫”先锋旗,化身防控一线“抗疫战士”,积极开展入户排查、守卡劝返、出入登记、疫情宣传等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一份力量。

廖远明:带头请缨助力疫情防控  

疫情发生后,党员廖远明得知古龙村委人手少,村辖区范围广、房屋老旧无物业,疫情防控工作量极重,便第一时间找到村委负责人,成为古龙村第一位主动请缨投身抗疫一线的无职党员,积极协助古龙村各项防疫工作。“疫情防控人人有责,我是一名党员,这个时候更应该站出来,为党分忧,为政府分忧,践行当初的入党誓词”。

在全县实行三级隔断后,廖远明就一直驻守在五里大道疫情防控卡点。该卡点值守为倒班制,但廖远明经常主动申请连班值守,任劳任怨,“无论时间,只要前方需要,我随叫随到”廖远明说。

值守之余,他还主动在村内宣传疫情防护知识,对外出人员、车辆进行劝返。在他的示范作用下,越来越多的无职党员加入防疫队伍,为古龙村疫情防控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村内群众在他的带动下,纷纷主动配合起村内的群防群控工作,自觉做到不聚集、不外出。同时,他看到村里防护物资缺乏,带头捐款1000元,发动村内其余党员群众捐资捐物,送到奋战在一线的村组干部和志愿者手中。

李红菊:坚守卡哨岗  “守门员”中的一抹红

清晨7点,天还没亮,无职党员李红菊早早就来到五里大道疫情防控卡点接替值夜班的同志。“他们几个都守了一夜了,我早点来,他们也早点休息。”她说。

站上岗位后,李红菊便手持测温仪、登记表,开始了一天的值守,对来往辖区的人员车辆进行体温测量、信息登记,“逢人必检、逢车必查、登记备案,限制人员出入”。.

李红菊也在“子女妻子母亲”和“党员”的身份转换里有过挣扎,但在再三抉择后,她还是决定走上了疫情值守一线,谁知道这一上就是二十几天。“自设卡以来,我一直坚持在卡口值守。每天要接触各种人员,为他们量体温,查去向,值守每天接触过往人员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家人都劝我不要去做这种危险的事。我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胸前佩戴着的党徽,疫情当头,我就要勇敢地站出来,这样才能不辱一个共产党员的称号,我们党员冲在前面,群众们才能放心、安心。” 李红菊说。

李红菊用女人的细心、耐心在工作岗位上发挥力量,舍小家、顾大家,对内做好后勤服务、入户排查、防疫宣传,对外和男同志一样在卡点值守,诠释吃苦耐劳的高尚品德,用平凡的行动扛起了这份不平凡的使命。

吴金龙:关键时刻显身手 筑牢疫情隔断墙  

1月25日,正月初一晚,我县启动了“三级隔离”,即县城区(隽水镇)与相邻乡镇之间相互隔断;11个乡镇之间相互隔断;185个行政村(社区)之间相互隔断,全部采取设卡方式隔断,严禁人员流动接触。古龙村处于城郊位置,道路四通八达,大路可用栅栏设卡方式隔断,但那么多的小路只能使用土方进行堆砌,人力明显不能及时完成县内工作部署安排。当夜凌晨,古龙村委拨通了从事挖掘机行业的无职党员吴金龙的电话,吴金龙在得知情况后,不讲条件、不计报酬,迅速支援到隔断工作现场,积极协助村委会落实县内疫情防控“三级隔断”。此后,吴金龙也加入到村内的疫情防控工作一线,并在村的党员微信群中发起倡议,号召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为在一线的工作人员减轻负担。吴金龙说“我只是做了一个共产党员该做的,为疫情防控尽我的一份薄力。”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古龙村的无职党员们,用他们的行动,诠释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践行了入党誓言,用他们在危难时的担当为群众筑起了一道防控疫情的铜墙铁壁。

(编辑:赖聪  编审:姜岳云)




(作者:通城县融媒体中心)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