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不退,我们不退”,这是通城县隽水镇银城社区一名党员志愿者在值守点的帐篷上书写的铮铮誓言。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许多志愿者在平凡的岗位书写不平凡的感动。
“我们及时帮居民代购了面粉,这户居民特意送来了刚出炉的热包子。”通城县隽水镇银城社区帝景公寓卡点党支部书记吴胜在微信群中发来了现场图片和内心的感动,瞬间被圈粉了。一个个普通的包子,代表的是居民朋友们对银城社区防疫工作人员日夜值守、服务的认可。
吴胜既是通城县城发建工置业集团有限公司普通党员,又是退伍军人,在他身上有着军人铁汉柔情,他说作为通城县隽水镇银城社区帝景公寓值守点组长,成员休息他不休、哪里有事他先上,带领10多名党员志愿者日夜交替值守、维护封闭期间居民正常的生活需要,把居民当亲人,代买配送生活必需品、及时回应居民诉求,以真心换真心、以细心换安心,为60户260名群众,守护好了安全的大门,在党群联动中打开同行的心门。20余天以来,吴胜以“零差评”获得了居民、同事的一致好评。
“方迪,你不是想做点什么吗?现在全国上下都在为疫情而战,正好是你发挥作用的时候,和我一起去社区报名参加志愿者队伍。”在举全国之力攻克时艰的关键点,方墨文,31年党龄的老党员、25岁孩子的爸爸,身上始终闪耀着党员的光辉,动员家人共同战疫,没有退缩。在县委县政府发出党员下沉一线的第一天,就带着儿子方迪主动到银城社区报到参与疫情防控工作,这就是党员之家的“上阵父子兵”,父子变“战友”。
方墨文在通城县农业银行工作,有着细心、负责的特点,自己10余人的队伍,划分了责任田、人人都有责任区、巷巷都有责任人。每一片责任区都由责任人建立微信群,有需要的居民将自己需要购买的生活物资发在群中,代购员集中购买,既减少了直接接触的风险,也提高了服务居民的效率。
方迪在自己父亲的言传身教中,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决服从一切安排,年轻的他是送货上门的“店小二”,是入户摸排的“采集员”,是居民信息录取的“数据员”,他像自己的父亲一样,责任在肩、不胜不退。老一辈党员勇敢、担当、尽责的优良传统在这次疫情面前得到彰显,更是在年轻人中得到传承与弘扬。
都说教师身在三尺讲台,教书育人,燃烧着自己,照亮着别人。但是这一次,胡冬华、胡景父女俩走进地是防疫阻击战战场。
胡冬华一名退休老教师作为老党员,他服从一切安排,从不以年龄为由对安排的工作有所怨言,面对宣传车、消毒车、物资配送车、环卫车等各种公务车辆都严格要求,做到进出有据,对不理解工作程序的群众,积极当好宣传员,争取他们的理解,把好值守点的关卡。
在父亲言传身教中,身为女儿的通城县大坪双龙中学英语老师胡景一头扎进“不漏一户、不漏一人”的入户摸排中。面对务工返乡人员、孤寡老人、残疾人、五保户等群体,都挨个解释好入户摸排,信息摸排清楚了、居民配合了、政策也进一步宣传了。当胡景完成了白天的工作回到家时,1岁的小宝宝早已睡着,2岁半的儿子眼巴巴的望着自己一天没见的妈妈。等安顿好自己的孩子,胡景加班整理纸质档案、录入信息,连续几个晚上工作到凌晨1点多。
胡景感叹道,“只有所有的人团结一心,共同抗击疫情,才能够打赢这场硬仗。”(通讯员:陈柯 胡美玲)
(编辑:习水文 编审:姜岳云)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