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迎新年首场降雨,未来三天高温持续下降!

昨天(3日)白天除鄂西南外,湖北省内大部分地区为晴天到多云的天气,东部地区高温在14~17℃,西部地区大部在10~13℃,恩施在6~9℃。晚上南部和东部的部分地区迎来新年的第一场小雨。此外昨天湖北省内大部地区出现轻度霾,其中襄阳、随州、荆门、宜昌、荆州等地中到重度霾。今天早上恩施和宜昌的部分地区出现能见度不足500米的雾。

预计今天,受高空槽东移影响,湖北省自西向东会有一次降水过程,其中鄂西北高海拔地区还会出现中到大雪。受雨雪天气影响,湖北省高温将下降5℃左右,今天西部地区高温在6~8℃,东部在9~11℃。此外省内部分地区仍然有霾,公众外出注意防护,居家注意关闭门窗。明天,湖北全省大部地区降水间歇,高温在6~9℃,但昼夜温差较小,早上除鄂西北低温在1~3℃外,省内其他地区低温都在4~7℃。后天,受高空弱波动影响,西部和南部还会有弱降水发生,其中西部高海拔地区有雨夹雪或小雪。高温持续下降,大部分地区高温在5~8℃。

每年秋冬季节都会出现不少低温烫伤的患者,有些取暖设备虽然基础温度不高,如暖宝宝、热水袋、电热毯,但如果皮肤长时间接触高于 45℃的低热物体,也会引起慢性烫伤。因此我们在使用取暖设备时,应该对其温度范围有所了解,安全使用。婴幼儿、老人、瘫痪病人或醉酒者,都是容易发生低温烫伤的危险人群,生活中更要引起注意。

小寒节气养生指南

防寒保暖是重点

2022开场很暖,不过假期结束后,随着暖湿气流活跃,阳光开始“限时供应”。同时,明日(1月5日)将进入小寒节气,又冷又湿的天气,又要来了!

进入这一时节,在保健方面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暖头。“冬天戴棉帽,如同穿棉袄”,头部是平衡整个身体热量的最主要部位。进入小寒节气,身体处于适应寒冷天气的阶段,此时若头部受寒,极易引起感冒。

暖脚。冬季大多数人脚部温度偏低,脚底有很多穴位,受凉后可能引起人体上呼吸道毛细血管收缩,血液循环慢,抵抗力下降。

暖背。背部保暖不当,风寒邪气极易入侵,耗损阳气而致病,或者旧病复发加重。

适当运动。适当的锻炼可促进血液加快流动,让身体变得暖和。

饮食有三宜

食宜温。冬季是吃温热品的好时候,特别是对于偏于阳虚体质的人。此时喝热粥非常适合,如麦片粥,养心除烦;核桃粥,养阴固精;红薯粥,滋补肝肾。

食宜杂。即食物要多样化,精粗搭配,荤素兼吃。冬天不少人有偏嗜高蛋白、高脂和高糖的食物,不吃或少吃粗粮、蔬菜、瓜果的倾向。这容易使人患缺铁性贫血、维生素缺乏症、便秘、口角炎、牙龈出血等症。此时,应多食用黄绿色和深色蔬菜,如大白菜、胡萝卜、菠菜、茄子等。

食宜苦。此时饮食应减咸增苦,苦味食物可助心阳,减少过亢的肾水,起到养肾作用。

雨天行车注意事项

一:路面湿滑:湿滑的路面会降低轮胎的抓地力,导致车辆在转弯或者超车时发生失控。因此雨天开车就要适当降低车速,同时减少变道超车等操作。

二:影响视线:雨水对于视线最大的影响是使后视镜模糊不清,为了避免雨水飘入车内,基本上所有人都会将车窗玻璃升起来,导致车内起雾。

三:涉水行驶:下雨的时候难免会在路上形成一个又一个水坑,开车碾过水坑溅起水花打湿行人,车辆安全也会形成威胁。

四:灯光使用:雨天会影响视线,所以就需要打开车灯。要将前照灯、小灯打开,必要时需要开启雾灯和双闪灯。具体为能见度低于200米时打开雾灯、近光灯、大灯,小于100米再打开双闪灯。

五:注意行人:雨伞会严重阻碍行人的视野,所以在遇到行人的时候要注意减速避让,同时还要鸣笛或者交替灯光提醒。

六:保持良好的视野:雨天开车上路除了谨慎驾驶以外,要及时打开雨刷器,天气昏暗时还应开启近光灯和防雾灯。如果前挡风玻璃有霜气,则需开冷气,并将冷气吹向前挡风玻璃;如果后挡风玻璃有霜气,则要打开后挡风玻璃加热器,尽快消除霜气,以免看不清后面的车辆。

来源:湖北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