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穿越海峡的拜年,刷屏了!

1月25日

微博网友“润泽无声”

发布了一段方汉奇先生

向李瞻先生拜年的视频

在视频里,96岁的方汉奇说“相期以茶”

四天后98岁的李瞻回以“百年聚首”

两位老人细数70载友谊

没想到这段佳话火出圈,上了网络热搜,也引发众多网友讨论。有网友说,这是“世纪老人间的对话”,也有网友有感而发写了一句诗“海峡难隔鸿雁,岁月不改人心”。“感动”“致敬”,这是评论区的高频词。方汉奇和李瞻两位先生,是两岸的新闻界泰斗。

方汉奇先生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曾创立中国新闻史学会,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奠基人之一。

李瞻老先生则是中国台湾的新闻学泰斗,著作等身。改革开放之后,他多次来到大陆,还在家乡山东大学、潍坊科技学院、济南长清一中设立奖学金和捐款,帮助家乡学子读书学习。更让人动容的是,两位大师共同经历过抗日救亡、改革开放,见证了海峡两岸的时光变迁、岁月沧桑。又到了过节拜年的时候,这是中国的传统年俗,也是全球华人最熟悉的习惯。两位老先生的交谊和问候,也是一曲悠扬的“乡愁”。这就是两位大师简短的互道祝福,却能出圈、刷屏的原因:这是文化涵养的淡雅、岁月积淀的从容、血脉相连的深情与无数网友形成的同频共振。视频里方汉奇先生的那句“相期以茶”,有些网友一开始还不理解:茶为什么是祝福呢?原来,“何止于米,相期以茶”是冯友兰先生在88岁那一年,写给同龄好友金岳霖先生的一副对联。按中国古人的拆字法:“米”这个字拆开是八十八;“茶”的草字头是二十,中间一撇一捺是八,底下的“木”,拆开是八十,相加是一百零八。八十八和一百零八,都是高龄。所以方老的意思,是祝福二人都可以长寿,不止于百岁之龄。李老的回应“百年聚首”,更表达了一份美好的祝愿和希望。不少网民在知晓典故中深厚的文化底蕴后,都发出由衷的赞叹:原来汉语里的一个简短祝福,也可以蕴藏这么多深意,还可以像猜字谜一样,留下悠长的韵味。这就是独属于中国人的文化密码。无论身处两岸还是世界的任意角落,华夏儿女之间的交流从不会有隔阂。来自方块字的韵味与默契,可以直达彼此的心间,那音调铿锵的单音节表达,让我们永远在一个频率。

来源: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