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通城县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成功为一名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施行了肠系膜上动脉切开取栓术,完成了通城县人民医院胃肠、血管外科急诊手术的又一突破,在全省同级医院中处于领先水平。
62岁的胡爹爹因“突发腹痛伴呕吐、腹泻2小时”到通城县人民医院就诊,腹痛剧烈,查体腹部体征不明显,在急诊行心电图、心肌酶谱等检查排除心肌梗塞后,通城县人民医院胃肠外科会诊考虑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或栓塞可能,急诊行主动脉CTA检查,半小时后,CT室报告急危值:肠系膜上动脉及部分分支栓塞。鉴于病情危急,胃肠外科王昕主任高度重视,随即组织科内人员进行疑难、危重病例讨论。经讨论,科内人员一致认为应立即行开腹探查术,根据术中情况行肠系膜上动脉切开取栓、坏死肠段切除术,备大隐静脉移植旁路术。随后,在麻醉科的积极配合下,为患者施行了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肠系膜上动脉中段约7cm完全被血栓堵塞,搏动消失,远端肠管缺血,颜色苍白,麻痹无力,主治医师吴旭初随即实施了肠系膜上动脉切开取栓术,取栓后,动脉恢复搏动,肠管立即恢复红润,蠕动活跃,效果满意。手术过程顺利,术中出血仅约50ml。术后当天,病人腹痛消失,术后第3天,病人排气排便,开始进食,复查主动脉CTA提示肠系膜上动脉通畅。目前,胡爹爹已康复出院。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是指栓子进入肠系膜上动脉发生栓塞,导致肠壁肌肉功能障碍、肠缺血和坏死,临床表现为极为严重的急腹症,该病属危急病症,文献报道本病总体死亡率为60%-80%。如诊断和处理不及时,肠管发生大面积坏死,将发生脓毒血症、休克,直至死亡;部分患者面临长段小肠切除,术后发生短肠综合征,营养吸收障碍,生活质量极差;另有部分患者肠管节段性坏死,临床处理困难,可能须行多次手术切除,预后极差。
整个诊治过程中,通城县人民医院医护人员争分夺秒,在3小时内为患者明确了诊断,第一时间为患者确定了治疗方案,为“奄奄一息”的肠管“血中送炭”,避免了肠管切除及坏死所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这一切,离不开各科室联动、配合,更离不开各科室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通城县人民医院在引进人才、发展技术、提升患者就医体验等方面作出了大量努力,致力于打造成一个“环境优美,功能完善,设备先进,技术一流”的国家三级综合医院。(通讯员 吴旭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