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慈善事业追梦人

“没有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就没有今天的瀛通。”瀛通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晖深情地说,“我有两个梦。一是创业梦,打造百年瀛通,为国家多交税,让百姓多就业。二是慈善梦,扶贫济困,反哺乡土,让财富彰显最大价值,让光彩事业惠及更多人。”

他是一位民营企业家,更是一位慈善家。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多年来黄晖个人共捐赠8000多万元,支持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和教育、卫生等公益事业。

他自己也成为了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理事,全国劳动模范、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40多项荣誉称号。

产业帮扶   圆了家乡父老小康梦

黄晖的家乡是通城县左港村,紧临左港水库,背靠相师山景区,人文资源厚重、生态环境优美。但由于交通不便,曾是通城县42个重点贫困村之一。

2015年以来,黄晖主动请缨,按照“以企带村、村企共建”模式,承担五里镇左港村的结对帮扶任务。

要致富,先修路。左港村通村公路弯多路窄,两车相遇难以让行。为此,黄晖帮助村里将21公里村级公路和环湖公路进行改造升级,并全部进行绿化,亮化,硬化,刷黑,帮助村民打通通向山外的交通瓶颈。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为了引导乡亲勤劳致富,黄晖大力宣传绿色产业,引导大家发展油茶等种植产业。目前已经改造建成板栗、花卉、药材、油茶基地2300亩。

为真正将左港村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2018年,他们积极争取左港村列入全县13个美丽乡村示范村。黄晖个人先后捐款7000多万元,用于左港村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安排公司三名高管长年驻村开展工作。2019年11月19日,以“善”文化为主题的“一山一水一境界,相思左港——善源谷”的美丽乡村建成开园,开园当日游客量高达6万余人次。

善源谷景区内共打造蝴蝶泉、神龟石、积善桥、仙人台、莲池献瑞、礼义亭、井泉水巷、善源广场等22个景点。完成保泰屋—江南水乡园庭化改造,建设绿化面积6万平米,建成了全民健身中心,拥有室内篮球、排球、乒乓球等场馆。

通过两年多的产业帮扶,2017年左港村在全县率先实现整体脱贫出列,村民人平纯收入翻了一翻。

产业帮扶效应持续显现,2019年由于旅游产业的带动,村民收入又增加到8600多元。这一年瀛通公司被评选为全省“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民营企业,善源谷成为AAA级景区。近2年公司把左港村继续作为乡村振兴联系村进行就业帮扶、消费帮扶,黄晖个人每年向景区捐款50万元,后3年还将每年捐款20万元用于景区管理。

教育帮扶  圆了山区孩子上学梦

左港村是一个边远山区库区村。2010年,黄晖走访左港小学,破败不堪的校园,3700多人口的村庄,340个学生,流失到只有92人,现状让黄晖心情沉重,眼圈发红。

“改革开放30多年了,山里的孩子还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上学条件。我在这里长大的,这些学生就是童年的我,不能再让他们受苦了。”他暗暗发誓,要让山里的孩子享受到大城市一样的生活,享受大城市一样的教育,决不让贫困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当过教师的黄晖深知,一流的学校、一流的师资、一流的管理,才能培养一流的学生。他数次到省城咨询教育专家,到华师一附小等名校考察。最终决定新建一所高标准的“汉、英、日”三语制寄宿制小学。

他毅然决定个人捐资800万元,争取县政府立项解决200万,重建左港小学。

经过两年多时间的紧张施工,一个占地面积3000平米、建筑面积5000平米,教学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中、日、英”三语制寄宿小学终于建成,成为了全县一流的现代化标准化农村小学和湖北省农村唯一一所“三语”农村小学。

小学建成后,县教育局为学校配备良好的师资力量,与此同时,黄晖还每年捐赠10万元用于贫困学生的生活补助。2016年又捐资100万元在学校建成了太阳能小电站,不仅提供了学生实验基地、还为学校增加了固定的收入来源。目前,在校学生由新建时的92人增加到320多人,教学质量名列前茅。

除此之外,近十多年来他还向附近乡镇捐款修路架桥,向县一中捐款建科技楼,向医疗机构捐款攻克地方疾病,向五保老人奉献爱心,向贫困地区、灾区、抗疫捐款捐物。据不完全统计此类捐款共计21次,捐款900多万元。

黄晖的善行义举带动了身边干部员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公司干部共计捐款捐物300多万元,其中,公司102名党员共计捐款75280元,党员人平捐款738元。

就业帮扶 圆了弱势群体尊严梦

因残致贫是众多贫困家庭面临的共同困境。

“贫困家庭劳力和残疾人是弱势群体,要保障合法权益,更要让他们体面的就业,过上有尊严的生活”。热心公益事业的黄晖,对贫困家庭劳力和残疾人的工作、生活特别关注,也倾注了更多的心血。

2016年,公司投资1000万元,在湖北园区建成可安排500人就业的“爱心车间”,公司联合残联等社会公益组织,大量招收周边贫困家庭劳力和残疾人就业。

20多岁的蔡念祖大学毕业后,不幸患上了强直性脊椎炎,双腿和腰不能弯曲,只能一直站着。身体残疾后,蔡念祖在家待业3年多。他在网上看到瀛通公司的招聘信息后,经过报名、考试合格后成为公司生产线的一员,每月凭自己的双手挣到3000多元工资。

蔡念祖说,除了同工同酬,公司还给他交纳“五险一金”,提供免费食宿,发放节日礼物,让他物质上自立,精神上自信。

6年来,“爱心车间”累计安排900多名贫困家庭劳力和残疾人就业,使近千个贫困家庭实现了脱贫梦想,使数百名残疾人实现了人生的价值。现在,这个车间已成为全省“残疾人就业示范基地”。

黄晖没有满足于眼前的成绩,他让公司特别成立残疾人爱心社团,帮助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丰富残疾人员文化生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安排党员员工负责照应其生产生活困难充分享受到“幸福瀛通”大家庭的温暖。

“创业梦”,“慈善梦”凝聚起来的向心力,给公司注入了强大发展动力。2017年公司在深交所上市,成为咸宁市第一家本土上市企业;公司进入全国电子元件企业100强、湖北省民营企业制造业100强,咸宁市民营企业30强。(通讯员 金旭红 王洪 周静)

图文编辑:黎子凡丨责编:黎赛明

终审:李学文丨监制:黎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