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为民办实事 弘扬传承好家风 ——记民政局驻治全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李葛

李葛,通城县民政局副科级干部,一位拥有36年党龄的老党员,1986年从沈阳军区退役后分配到县民政局,先后担任过救灾救济股副股长、基层政权建设股股长、社会事务与社会福利事业管理股股长等相关职务,在他几十年的民政工作生涯中,始终牢记党的教诲,以廉洁奉公作为自己立身的支点,坚持“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围绕县民政局的中心工作,恪尽职守,为通城县民政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有力贡献,其本人也得到了组织的认可与肯定,先后获得“优秀党员”“先进个人”“个人三等功一次”“全省勘界工作先进个人”等省市县荣誉表彰。

一身正气好公仆

廉洁方能聚人,律己方能服人,在民政局任职期间,该同志把“廉洁从政、清白做人”作为座右铭,始终做到原则面前不徇私情、金钱面前不忘底线,用坚强的党性和严格的自律,彰显了党员干部良好的政德人品。

2010年,该同志任民政局基层政权与区划地名股股长,适逢当地大力推进城区地名标志设置工作,各个制作标识标牌厂家的业务员闻讯而来,其中一名业务员找到李葛,偷偷塞给他一个信封,请求把这单“生意”给他做,并许诺事后还有好处,该同志不为所动,看都没看信封一眼就退了回去,黑着脸下达了“逐客令”。无独有偶,后续路牌验收过程中,另一家承包该项目的业务员找到李葛,往办公桌抽屉里塞上一个金戒指,恳请在验收过程中,对于某些有瑕疵不合格的地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李葛一听顿时一拍桌子斥道:“东西给我拿回去,你承包的项目,你自己要负责,每一块标牌都要达到质量要求,哪怕是少了一毫米你都要给我重做。”面对如此“不讲情面”的李股长,这位业务员只能悻悻而回,也不再敢打偷工减料的主意,最后验收以全部合格通过。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是李葛经常念叨的一句话,也是他工作中秉承的态度,多年来他用自己的行动感染人、带动人、教育人,并把公事公办讲原则的态度传递到各个股室。2012年,他调县局社会事务与社会福利事业管理股担任股长,这个股室与弱势群体打交道得多,面对老弱病残难免有恻隐之心,但李葛用他的无私奉献情怀紧紧守住责任底线。

“李股长,不是我不想办手续啊,我一个人在外地工作,实在是抽不了身,这孩子也可怜,您就行行好,帮我先办理收养,手续我以后再补”。2013年8月,李葛接到来自熊某的微信,随之而来的还有熊某转账的1000元,求李葛发发慈悲让他先办理收养登记后补手续,这已经是熊某不知道第几次和李葛求情了,虽然熊某各方面都符合要求,但一直未完善相关手续,收养的事情也一直搁置在,李葛也知其真实情况,但深知先办证后办手续的先河一定不能开,于是李葛利用闲暇时间帮熊某完善办理手续。最后,待熊某将所有资料备齐后才给办理了收养登记证。“李股长虽少了点人情味,但的确是个好干部”。事后,熊某感叹道。

管人先管己,正人先正己,李葛以廉洁奉公、严于律已、勤政为民的人格力量,在单位树起了榜样,以不徇私情、不思索取的一身正气,赢得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尊敬。

两袖清风好书记

2022年,县民政局接到关于选派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到村党组织任职的通知,要选派新一轮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已经58岁即将退休的李葛,二话没说毅然决定挑起组织安排的重任,驻村帮扶。“谁都知道驻村得吃苦,但党员不能怕苦。”面对爱人的劝导,他认真的说道。

2022年元月,李葛被选派到五里镇磨桥村驻村第一书记,同年4月,他又调往五里镇治全村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他深知,要想做好帮扶工作就必须要掌握村情,驻村后,他带领工作队用两个多月时间入户调研,他放弃晚上休息时间,利用晚上群众都在家的时机,挨家挨户的串门,把村情民意摸清吃透,了解村里的家底、存在的问题和村民的诉求。“你家有几口人?身体状况怎么样?有几个人在外务工?”每到一户,他总是仔细询问并做好记录,白天在田间、地头,夜里在村民家里、屋场都有他的身影。

2022年5月,李葛来到了四组万明山家,万明山今年80岁,其儿子意外死亡,儿媳妇改嫁为残疾人低保对象,家中仅留下一个孙子万博读小学四年级,家中没有劳动力,两人每月紧靠700元低保金艰难的维系生活,每天省吃俭用不仅影响孩子的成长也给老人带来沉重的压力,李葛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返回村委会后,他迅速将此事上报了县民政局,并提议将万博纳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范围,县民政局高度重视,经过商讨后,一致同意李葛的建议,将万博纳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每月可领取1380元生活补贴,加之万明山的350元低保金,两人每月共享受1730元生活费,此举极大改善了万明山的处境,得知此事的万明山含泪拉着李葛的手千恩万谢。

2022年5月,正在村里走访的李葛,发现一条村里的道路虽然拓宽了,却留下了许多电线杆子处于马路上没有迁移,这无疑是给居民出行埋下一颗颗“定时炸弹”,本来道路拓宽是好事,却是好事没做到底,留下了隐患,他看到后,立马到村委会询问此事,得知此事一直没有落实后,他迅速会同村委会联系电力、移动等部门说明情况,很快那边就派人过来将因道路拓宽形成路障的村内强弱电线杆12根,全部进行迁移。“以前晚上开车走这条路很是害怕,现在把危险移除了,总算是可以放心大胆的走了”1组几个村民乐呵呵的说道。

“拨付资金三万元,在治全村内道路绿化、帮忙销售近万元农产品、提高兜底保障救助标准、解决治全村居民饮水问题、支助泵机抗旱、组织关爱特困群体活动”,在李葛驻村的短短几个月里,一件件实事相继在他手中落地开花,提起李葛,治全村村民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他是一位好书记,不仅如此,李葛还经常自掏腰包购买生活用品前往贫困户家中慰问,兜里经常空空如几,为此没少被爱人抱怨。

乡村振兴,产业必须兴旺,通过前期村情调查,李葛发现村里有一些会缝纫技术人才,他计划下一步与通城永邦鞋业合作,在治全村建设一条生产线,帮助部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民生无小事,点滴是真情,随着一个个“小目标”的实现,治全村在李葛来了之后,乡村振兴正“一路生花”。

三句真言好家风

家风正则党风端,家风正则党风清。家风是一个家庭在长期延续过程中形成,体现家庭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格,需要代代相传和世代遵循的价值准则。李葛一家六口人,有四名党员,用他的话来说“我们家都可以成立一个党小组了”,他爸妈都是单位退休干部、老党员,从小被爸妈灌输清白做人、勤俭持家、干净做事的务实思想的李葛也将这一优良家风传承下来。

“我教给孩子们的总共就三句话,心态阳光,芬芳自来;勤奋学习,树立梦想;踏实工作,报效祖国。”提起自己的育人理念,李葛笑着说道。

从孩子读书起就对其讲,“在家要孝顺父母,在校要尊敬老师,要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小时候不努力学习,没有接受更好的教育,长大后就不能很好的把握住机会,未来的路势必更加崎岖坎坷。”孩子们都将李葛的话听到心里面去了,读书时期就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学习,立志成才,把理想付诸于实际行动,每个学期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周密的安排学习时间,并且在课外大量阅读一些有益的书报,开阔自己的视野、增长知识,功夫不负有心人,其子女都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儿子葛李晨从中山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又继续攻读南京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曾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于201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入职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作为一个家庭来说,家长就是最好的榜样,家长言传身教,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是涵养良好家风的基础。“不负韶华,不负青春,不负时代,要永攀高峰,继续前行”这是前不久医师节李葛给自己孩子发的短信,在儿子葛李晨看来,正因为有着像自己父亲这样一位共产党员始终如一地坚守初心使命,才换来了自己年轻一代的幸福生活。葛李晨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潜心钻研,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立志用学术成果报效祖国、回馈社会,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对于李葛来讲,家风还关联着党风政风,是干部作风的外在表现,“我们一家三代人四个党员,是党员之家,任何时候都不能给党丢脸。”李葛说。优良的家风、淳朴的教诲正在他们这个大家庭一代一代地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