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潭
Tong Cheng
百丈潭是个地名,位于通城县马港镇潭下村,这里有一座水库就叫做百丈潭水库。
百丈潭也是一个石潭的名字,石潭位于潭下村曾家岭两座高山的峡谷间。
我家离百丈潭很远,但小时候就听村子里的人津津有味的讲百丈潭的传说故事。说是百丈潭深不见底,也神秘莫测。有人用一百根称箩索连在一起来丈量水潭的深度,结果没有探到底,每一根萝索是一丈长,所以,就把这个潭叫百丈潭。
传说在这深不见底的潭连着洞庭湖,潭里住着一个老龙王。每逢干旱时候,村子里的人便到潭边向龙王求雨,且有求必应,三天之内必降大雨。求雨之后,村民还要去向龙王还愿,以表谢意。求雨和还愿都是一个非常隆重的事情,仪式非常讲究。一般都是要备好祭品,请道士来作法。道士要事先写好“文事”,把具体情况和需求事项说明清楚,然后请村子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带上高香、火纸和“筶”一起去潭边作法。大家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从内心深处透露出来的虔诚,也只有这种虔诚才能打动龙王。还愿的时候,需宰一头大肥猪,全村人无论老少都要围在潭边,和道士一起举行一系列的祭祀活动。
龙王有一个女儿也住在潭里。她长得非常漂亮,常常会在晚上游出水面现身,只是一般人见不着。有一天晚上,皓月当空,大地一片雪亮,仿如白昼。一个猎人打猎归来路过百丈潭,见一位美女,细长身材,长发及腰,身着薄纱,坐在潭边,正以潭为镜,用一把木梳在梳理头发,一缕清香随着微风飘进猎人鼻孔。猎人知道这是龙女现身,一下子陶醉了,双腿便情不自禁地往潭边迈去。可是等他走近时,龙女发现了他,便变成一只绿色的青蛙,跳进潭里,瞬间便不见了踪影。猎人心感遗憾,悻悻的往回走。等他走不远再回头看时,那青蛙又变成了美女坐在潭边梳妆。猎人气不过,举起猎枪,对着美女放了一枪。不知打没有打着,反正美女是不见了。可是突然乌云蔽月,狂风四起,大雨倾盆,一股洪流从山上奔泻而下,吓得猎人没命的往家里逃奔而去,总算是没有丢了性命。
原来,这是龙王看到猎人伤害了他心爱的女儿发怒了,要惩罚猎人。后来知道猎人并没有被洪水淹死,还不肯罢休,一直四处找寻他。那天晚上猎人穿衣服只穿了一只袖子,龙女夜色中没有看清,便以为是一个三只手的人。龙王满世界找三只手的人当然找寻不着,于是猎人才躲过一劫。不过,自此以后,百丈潭里湍流不息,水声雷动,再也没有人敢走近石潭,更没有人再见过那梳妆的龙女了。而且,每逢干旱,当地村民再也无法向龙王求到雨了。
20世纪70年代,政府在百丈潭上面修建了水库,拦截了上面的水流,百丈潭便没有先前那么惊险瘆人了。而且,连接百丈潭水库的灌溉渠道可以把水库的水引到下游二万余亩的农田,实现稻田的自流灌溉,村民再也不用求神降雨也能旱涝保收了。石潭也成了一处观光旅游的好去处,到了枯水期,人们可以走近石潭,去探究一下这充满传奇色彩的人间胜景。
原来,这溪间的石潭并不止一个,而是潭潭相连,大小数个。这些石潭都是长年水流冲刷后,在石头上形成的水坑。现在,虽然有个别的石潭被砂石填满,但是大多数还是很深的,潭里的水都呈浅蓝色,清澈透亮。石潭大多呈圆形或者椭圆形,潭壁光滑,潭口轮廓清晰。潭边的石头都呈红褐色,映着潭里蓝色的清水,格外好看。除了石潭,还有石沟,以及被水流冲刷形成的各种形状的石头,真是鬼斧神工,让人不禁称奇。
其实,百丈潭的神奇不仅仅是古今流传的故事,更有现代人创造的惊叹世人的奇迹。七八十年代,通城在百丈潭水系从潭下村到何婆桥村这只有六公里的区间,竟建起了五个发电站,创造了一个水资源充分利用的通城传奇,并因此成为全国小水电先进县,被誉为“鄂南明珠”。近年,百丈潭水库的水还通过引水管道,直接输送到县城,成为了沿途三个乡镇村民及县城居民的饮用水源。它不仅是通城的母亲河——隽水河的源头,也是通城的地标景点之一。
图文编辑:吴滟|责任编辑:胡颖|审核:傅凡
监制:黎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