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通城这一年

2022年,我们经历了无数非同寻常的日子,全县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牢记初心使命,强化责任担当,筑建起了一座座坚强的战斗堡垒,树立起了一面面高扬的党员旗帜。

这一年,我们列清单解难题,攻坚克难作表率。

落实“三个一”。坚持和落实“抓书记、书记抓”,在全县实行乡镇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三个一”,即作出1份公开承诺、领办1个重点项目、各建立1个农村和社区党建联系点。11个乡镇党委书记作出公开承诺事项80项,领办重点项目11个,建立党建联系点22个。

查访“找短板”。结合市级基层党建一季度拉练检查和暗访,县委组织部同步派出3个暗访组对全县村(社区)党建工作进行暗访,并制成短片《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任重道远》在全县各大会议及培训会上播放,督促各单位进行自查自纠和传导压力。另外,县委组织部会同相关单位对村“两委”班子换届“回头看”、党建引领人居环境整治、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管理等重点工作进行综合督查并及时反馈问题自行整改。

这一年我们办实事出实效,对接群众所思所盼。

紧盯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根据县领导“村村到”走访情况,乡镇综合评估确定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9个,每个村落实“四个一”包保措施;3月中旬开展专项巡察,巡察反馈问题80个,提出整改意见27条;县委组织部会同9个乡镇党委研究制定“一村一策”整治方案,通过定工作职责、定目标时限、定管理制度等方式驻村开展帮扶整治,截至11月底,已完成全县所有软弱涣散党组织的问题销号。

“党员中心户”全覆盖织成服务网。这一年,面对疫情防控的新形势,我县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行“乡镇党委+村(社区)党组织+村湾(小区)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体系,引领基层社会和谐善治,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敲门行动”,让中心户成为联系群众、凝聚合力的“暖心桥”,把党的触角延伸到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全县共建立村湾(小区)党支部(党小组)1539个,挂牌中心户12087名,“党员中心户”6803户,做到村湾(小区)党组织全覆盖,中心户直接联系服务居民全覆盖。

加强村级党建阵地建设。今年对我县14处因破旧、面积小、功能不全等原因无法满足日常需求的党群服务中心进行提档升级,并积极争取县级奖补资金,目前已完成6处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其余项目正在实施中。

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县委组织部会同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审计局组成村级债务化解工作督查专班,聘请第三方审计公司对全县75个负债村进行债务审计,通过财务清理、削减高息、清收债权、盘活存量资产等方式实现全县村级债务整体清零。指导今年的6个省级扶持项目村拓宽发展思路、健全管理机制,目前项目全部完成,其中5个项目已产生收益47.76万元。申报市级集体经济示范乡镇1个、示范村3个,共计获得上级奖补资金35万元。

这一年,我们固本强基,提升内生动力。

抓好“关键少数”,建强“两委”班子。通过公务员招录、“五类人员”选拔、加大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等,大力提高村(社区)“两委”干部的政治和经济待遇,换届一年来对村级组织队伍持续选优配强,全县185个村(社区)共调整党组织书记14人、其他“两委”班子成员69人。

深化学习教育,增强组织活力。为进一步提高村级党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组织优秀村党组织书记赴麻城市、红安县等地学习4批次50余人次;举办全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全县党务工作者培训班、全县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暨乡土人才培训班共计600余人次;补贴激励166名村(社区)“两委”及后备干部报考社会工作者资格证,统筹资金对参加“培优提能”计划的178名村“两委”成员及后备干部按照1000元/人/年进行奖补。

“积分超市”激发群众参与热情。为激发党员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解决党员群众参与意识不强、管理水平不高、村级组织力较弱等问题,在每个乡镇选取1个村设立“积分超市”试点。11乡(镇)的28个村(社区)建立了积分超市,共投入资金91.86万元,截至目前,有6195名党员群众做1875件好事兑换了152413积分,兑换商品5210余件。(通讯员 潘琦 胡明)

图文编辑:黎子凡丨责编:胡颖

终审:黎雄丨监制:黎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