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一线党旗红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驻红石村工作队:驻村帮扶促发展 乡村振兴显成效


【全媒体记者 李索 通讯员 吴彦仪】近年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驻麦市镇红石村工作队,切实发挥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通过一系列真情实意的帮扶,搭建鱼水情深的民心桥。

走进麦市镇红石村,一条干净的小河静静流淌,河边的小步道宽敞平整,桥上新修的护栏坚固美观,一栋栋民居坐落在青山绿水间,村子里生机盎然。村庄焕然一新的景象,是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带领村民不懈努力的成果。

红石村位于麦市镇西南部方向,全村面积3.62平方公里,村里有5个村民小组,234户,876人。其中脱贫户133489人,监测户1户。自2015年开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先后选派6批驻村工作队来到红石村开展帮扶工作。驻村以来,该校在教育帮扶、产业帮扶、消费扶贫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积极发挥高校学科、师资、校友等优势,组织市场营销、信息技术、土木工程、就业培训等方面专家,为村民提升劳动技能,采用线上授课的方式,为红石村中小学生开展学习帮扶活动,并为麦市镇各学校捐赠了一批帮扶款,进一步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

多年来,红石村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等情况一直困扰着村民。为了改善村里的基础条件,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多次召开会议,共谋村组发展之策,深入村民家中走访,充分摸清村情民意,了解群众所需、所想,积极争取相关资金,为村里安装路灯、改善交通和人居环境,开展河道治理,并修建了文化活动中心、增添了图书阅览室和电子屏等,丰富村民们的文化生活,提升群众生活质量,为红石村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麦市镇红石村村民 周书孟:感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驻村工作队,对我们红石村各方面的支持,在环境整治、文化广场、水沟、道路改造等方面确实吃了亏。

麦市镇红石村村民 朱四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驻村工作队为我们村里做了很多实事,河道、路面都建设得很好,我们老百姓非常满意。

与此同时,驻村工作队还积极支持红石村发展好豆制品厂、油茶种植、养猪等产业,助力该村做好做强蔬菜基地、“5G云养猪等项目。在了解到村民的蔬菜、豆制品等农副产品滞销情况后,驻村工作队积极联系销售渠道,主动帮群众想方法、谋销路,在多方协调下,最终解决了群众的燃眉之急,用实干助力乡村振兴。

通城九曲泉绿色豆制品厂负责人 胡秀兵:我们豆制品厂得到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支持,把我们的产品推销到武汉、岳阳、修水等地,卖得非常好。

麦市镇红石村村支部副书记 何争胜: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驻村工作队自 2015年驻村以来,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思民之所想、解民之所困。助推红石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精神文化培育。我村村级公路道路狭窄,工作队积极筹措资金为我们拓宽道路,今年上半年将完成硬化。在工作队的全力支持下,红石村各项发展取得了全面提升。

经过几年驻村工作队的帮扶和村两委的共同努力,如今的红石村,景观秀丽,基础设施完善,村民收入大幅提升,正在修建中的村组公路也即将改变几代人出行困难的状况,人民生活幸福指数不断提高,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驻红石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 古勇:2023年,驻村工作队将在省市县各级政府和学校的坚强领导下,以教育部乡村振兴创新试验项目提出的九大工程为引领,围绕五大振兴,聚焦十件实事,持续推进红石村基础设施建设,做好产业帮扶,发挥高校优势,汇聚各方力量,做好教育帮扶工作,推动红石村乡村振兴更上一个台阶。


图文编辑:吴滟|责任编辑:胡颖

审核:姜岳云

监制:黎雄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