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高考,湖北卷的作文就是要求写一个关于故事的文章。同学剑男第一时间写出了解读,给人有一个很好的启发。他强调作文一定要写好故事,要紧紧在其中扣住“故事是有力量的。”他说:“‘故事是有力量的’是对作文的一个约束,也是对写作方向的引导和强化。”我深深的认同这个观点。或许大多数考生把它仅仅作为一个理念来理解来阐述,于我,它本身就是历史,就是故事。
好的故事是有力量的
作者:谭永西
好的故事是有力量的。我的爷爷就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他虽离我们而去了,但他讲故事的情景、他讲的故事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他有一肚子的故事,在皓月下,在农闲时,他手摇蒲扇,有声有色地讲着一个又一个的故事。坐在他身旁,吹着他摇的风,听着他讲的故事,成了我儿时最惬意的时光。他讲了很多故事,给了我不少的启迪。听着听着他讲的《做贼为偷鸡蛋起》,我明白了做人要手稳,不能以恶小而为之;听着听着他讲的《铁杵磨成针》,我明白了坚持的力量,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听着听着他讲的《疯乞丐》,我明白了善有善报,要“善为至宝一生用,心作良田百世耕”。他讲得最多的是做人要乐观的故事,他的一生给我们呈现的也是一个完整的乐观故事。那一代人苦,他更是苦上加苦。儿时曾祖闹革命被反动派杀害,成年时奶奶在坐月子期间到北港帮人和事遇日寇走兵避祸趟河而落下终身病根,改革开放那阵我爸生意失利又背负巨债,有时候讨债的不离门,家里断钱少粮是常有的事,但我记事起,从未见他唉声叹气过,似乎乐观的故事给了他无穷的力量,大多笑呵呵的扛把锄头在干活,挑着担子在卖豆腐。穷苦的生活没有压垮他,他乐呵呵地活到了九十七岁。他的故事也影响了我们下代人,我们一大家子人虽没有钱财没有权势,但我们乐观知足,勤奋向上,心里有力量,脚下不懒惰,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好。
好的故事是有力量的。我们的革命队伍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一路发展壮大,好故事在其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朱德的扁担”的故事拉近了领袖与普通士兵的距离,士兵们听故事后知道革命是为了自己;“半床棉被”的故事把红军与乡亲紧紧地连在一起,老百姓听后知道红军就是为自己打天下的队伍;“彝海结盟”的故事中刘伯承与小叶丹歃血为盟结为兄弟,少数民族同胞听后知道共产党与自己荣辱与同;“白毛女”的故事讲述了地主阶级的疯狂,受压迫的人听后都义愤填膺,增强与敌人斗争到底的决心。在这样一些动人故事的激励下,中国人民同仇敌忾,浴血奋斗,终于搬掉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
好的事情没有好的故事有时会半途而废。明朝万历年间,张居正的改革无疑是正确的,在当时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后人用“万历中兴”来肯定他的改革。可他却没讲好改革故事,以至于他的时代容不下他。他的政敌容不下他还可以理解,可他为之鞠躬尽瘁的学生万历皇帝却也容不下他,这更说明了讲故事也是不能马虎的,否则得不到别人的理解,好的事情也会办砸。正因为如此,他一离世,就人亡政息。一个成功的改革就这样凄惨的收场不能不令人扼腕长叹。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变法也是如此,他的变法受到过列宁的高度赞赏。可在当地,他的变法故事讲得更不到位,他在变法的途中就被别人逼下了马。可见,好的事情若配不上好的故事来助力,可能会事倍功半。当今的国际社会,风起云涌,瞬息万变。俄乌冲突愈演愈烈,北约之手越伸越长,台湾海峡乌云密布,南海上空诡波频现。少数国家对我华夏信口雌黄,大泼脏水,歪曲中国形象,结伴孤立中国,打压中国。在这样的变局面前,中华儿女一方面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一方面也应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更多人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人民。我们的故事,既要展现中华民族与人为善的诚意,也要表明我们与朋友合作共赢的初心,既体现我们把和平发展当作定海神针的定力,也表现我们有“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敢于面对豺狼举枪决心。我想这样一定会争取到世界更多正义人士的理解,得到世界更多爱好和平志士的支持。好的故事会让我们的朋友增多,那几个包含祸心小人的美梦就可能落空。
好的故事有力量,它一定会扭转被误导的人们对我中华民族的陈见,引领人们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衷心地期待我们的学人要讲好我们中国的故事,发挥好好故事的作用,尤其在这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