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 共同缔造田园沙堆——通城县沙堆镇共同缔造工作见闻

【通讯员 欧阳飞 洪典】近年来,通城县沙堆镇坚持“党建引领+共同缔造”的治理模式,通过健全基层党组织体系,构建起“一盘棋”的治理格局,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让“共同缔造”成果惠及基层每一位群众。

南塘屋场的转变:“要激发出群众建设家园的内生动力”

初秋时节,走进沙堆村南塘屋场,塘畔依旧柳色青青,一池塘水波光粼粼,倒映着周围的自建民房鳞次栉比,正所谓“满园深浅色,尽照绿波中”。

穿过干净整洁的屋场,随机走访一名村民,谈及“南塘的转变”之时,脸上流露出止不住的笑意。

“这口塘以前很乱的,东一块杂草柴堆,西一亩瓜藤菜地,水塘中还时不时飘着生活垃圾。”村民柳向阳接着说道,“今年在我们南塘屋场开展共同缔造活动,大家一起出钱出力,才把南塘建设成了现在的模样。”

然而,在南塘屋场开展共同缔造活动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我们召开第一次屋场会时,宣讲了共同缔造的理念,广泛征求了大家的意见,在如何建设、建设成什么样方面都达成了共识。”沙堆村村委会主任宋铁话锋一转,“但是在农村,劝人出钱刀割肉,一谈到钱大家就都默不作声,慢慢散开了。”

村民们沉默的态度让沙堆村委会干部们的心凉了半截,于是便尝试私下走访村里的乡贤,希望他们能主动投资建设,做好“带投大哥”。然而现实再次给村干部们泼了一盆冷水,乡贤们虽然在建设建议上“滔滔不绝”,但在资金问题上依然“守口如瓶”。

村民们矛盾复杂的态度,资金筹措的重重困难,迟迟打不开的局面,逐渐消磨着村干部和村民们的建设热情。

如何打破僵局?

“我们带头先做!”沙堆村党支部书记罗晨辉不愿就此放弃,“再开一次屋场会,同时南塘屋场的整修也要开工,让大家看到我们的决心。”

随着南塘屋场杂草的清除、水塘景观护栏的安装,第二次屋场会在南塘池畔如约召开。

“屋场是大家的屋场,建设要靠大家一起努力,后续的管理维护也是大家一起负责……”屋场会上,宋铁宣讲着“五共”理念,并详细介绍起了建设方案。

村干部们的言行好似一把破局的钥匙。村民们一边听着宋铁对未来南塘屋场美好图景的描述,一边看着已经初具雏形的屋场,脸上的表情松弛了下来,眼中也闪现出对未来的期待,渐渐地坐不住了。

“小宋,你不用说了,我老魏先出1000块钱支援屋场建设!”组长魏自甫打断了宋铁的发言,“明天我就带上儿子把门口清出来。”

在魏自甫的带动下,村民们纷纷在“捐款公示表”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手头不宽裕的村民也当众表示要投工投劳,第二次屋场会在大家的满心期待中结束。

“后来我们发现村民们都在自发地整治屋场的环境,还有五、六个村民每天给刚铺的水泥地洒水,都不用我们安排。”本是去现场查看施工进度的宋铁意外地发现村民们除了捐钱外,还在自发地出力建设屋场。

村民们意料之外的主动也在感染着村干部们。全村上下真正拧成了一股绳,卯足了劲去做一件事,南塘屋场第一阶段的建设顺利完成。

“南塘屋场因这口水塘而得名,我们几代人都生活在塘边,如今要整修、要美化,我们不做谁做?”看着焕然一新的屋场,村民柳向阳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现在这个样子还没达到我们的理想目标,将来我们还要围着水塘铺一圈步道,饭后来散步多好!”

南塘屋场的转变,既是村貌的转变,也是人心的转变,一口世代被人们“忽略”的水塘如今成了南塘屋场人同心协力的象征。

“以前很多工作怎么推都推不动。”这次活动让沙堆村的村干部们感触颇深,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由图纸变成现实的那一刻,彻底激发出了他们建设家园的强大动力,主动站上了C位,当起了主人翁,很多难题迎刃而解。

开展共同缔造活动以来,沙堆镇坚持党建引领,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通过示范引领,释放出群众参与的热情,在全镇选树建设10个共同缔造示范点,共计召开屋场会39场,宣讲“五共”理念,收集群众意见642条,真正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共治机制的完善:“将责任落到每一个党员的肩上”

近日,沙堆镇石冲村村民付建国为自己办了一场不一样的六十大寿——热闹的饭桌上,并没有出现农村大席常见的一次性塑料碗筷,取而代之的是二十几套不锈钢餐具。

“这套餐具是我登记借用的,看着不赖!”付建国笑眯眯地夸赞,“村里头搞禁塑,置办了一套餐具给人办红白事用,蛮好,要用直接去登记就行。”

宴席结束后,付建国的家人仔细地将餐具洗净消毒,一个不少、整整齐齐地归还给了负责保管餐具的党员中心户吴建兵。

“这套‘红白事’专用餐具平常是由党员中心户保管,村民借用餐具只需进行登记,不收取任何费用。”村干部付彩红介绍,“仅上半年,就借出去五、六次了,效果非常好,村民们现在办席都自觉不用一次性塑料碗筷了。”

据了解,为进一步打造宜居宜业美丽乡村,石冲村深入推进共同缔造活动,以全民禁塑工作为抓手,通过党员示范带头,发挥基层自治组织作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村里定制了禁塑宣传瓷杯,目前已经由红白理事会全部发放到位。”石冲村党支部书记姜义国分享了全民禁塑工作的成效,“虽然都只是小小的举动,换来的是村民们在爱护环境意识上的提高,大家在禁塑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参与建设美好家园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谈到红白理事会在禁塑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姜义国说:“红白理事会作为村民自治组织,为开展工作提供了重要推动力。用村民发动村民,一个带动一片,一片辐射全村,最后家家户户都会参与到这里头来。”

在石冲村,红白理事会与村民议事会、乡贤理事会、矛盾调解会、乡土工匠队和志愿服务队等自治组织统称为“四会两队”。如何保障这些自治组织发挥作用?

“我们建立了‘121+N’的治理机制。”姜义国介绍说,通过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基层治理体系,将责任落到每一个党员的肩上,发挥出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带动村民参与村庄治理、政策宣传和矛盾调解工作。

完善的治理机制给石冲村带来许多新变化。“小砂砾”党员志愿服务队多次在村里开展志愿活动,给年老党员“送书到家、送学上门”;党员、中心户巡逻队步履不停共守平安石冲;乡土工匠队投工投劳建设“同心墙”……这些都是石冲村党员干部带领发动群众协同共治的缩影。

近年来,石冲村依托“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四级党组织体系,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建立起“121+N”治理机制。“1”即村党总支主导统筹,“2”即村湾党支部和共同缔造工作专班以“1”个村级合作社为载体,发动“四会两队”自治组织中党员村民的作用,形成“发动群众纵向到底、组织协同横向到边”的治理格局,相继获评“湖北省绿色示范乡村”、通城县“最美村湾”“最清洁屋场”“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治理能力的提升:“推动更多主体成为幸福生活‘缔造者’”

“这个事情一解决,我这口气也就顺了。”在沙堆镇综治中心会议室,罗塘村村民龙某皱着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

2022年5月,常年在崇阳县沙坪镇居住的龙某回村时发现,自家老屋的厕所和猪圈变成了一片平整的地基。在得知是被一个“外村人”建房子时推掉后,龙某的迷茫随即变成了愤怒,和“外村人”何某理论了起来,最后闹到了沙堆镇综治中心。

“情况是这样的,我们组织住建、国土等部门到实地看过了,何某的在建住宅确实是违法建筑。”面对针锋相对的龙某、何某,沙堆镇党委副书记吴寿斌抓住争吵的间隙开始了调解,“几个部门的负责人也都在这里,他们可以给你们解释清楚政策规定。”

看着对面坐着的国土、住建、司法等部门工作人员,自知理亏的何某当场便承诺立即停止违建行为。然而事情并未就此结束,何某的违建房依然在偷偷地“野蛮生长”,这一情况也被附近的党员中心户反映到了村委会和综治中心。

“何某年纪较大,我们尽量不对其采取强硬措施,还是要以说理开导为主。”面对龙某的再次上访,吴寿斌宽慰道,“但是你放心,我们马上组织人员对你们的情况进行研判分析。”

随后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罗塘村党组织书记卢志高、党员中心户长刘其美便在综治办的组织下商讨龙某信访案的化解措施。

面对这种阳奉阴违,说不通道理,又不能“来硬的”的棘手情况,与会众人也只能“抠脑壳”。

“何某为什么非要在我们村建房子?”党员中心户长刘其美打破了沉默,“是不是跟村里的其他老人一样,想落叶归根?”

“有可能。”吴寿斌随即通知龙某、何某到综治中心开始第二次调解,希望以故土情结来缓和双方的关系。

“我确实是因为年纪大了,想回来建房子养老。”会上,何某道出了实情。

连日来积累的矛盾已经推动着两人向着反方向越走越远。

“那你建房子占我家的地是不是觉得我好欺负!”龙某看着何某的房子逐渐成型,气不打一处来,又跟何某吵了起来。第二次调解会最终不欢而散。

虽然再次调解失败,但是找到了破局点,就有了解决问题的希望。

“我们后来多次前往何某和龙某家中做工作。”吴寿斌在组织人员带案下访的过程中发现,何某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不讲道理,“我们承诺先帮助何某尽快将户口转至罗塘村,再通过规范的程序获得宅基地,同时安抚好龙某,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

最终,第三次调解会上,诉求都得到解决的二人,在综治中心众人的见证下握手言和,结束了这场持续一年的宅基地纠纷。

“共同缔造四个字,既是发动群众和依靠群众的‘金钥匙’,也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手’。”沙堆镇党委书记胡翔宇介绍道,“龙某信访案化解过程中,职能部门和党员中心户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这得益于我镇探索形成的‘1133’综治工作机制。”

“1133”综治工作机制,即通过整合镇、村、部门等多方治理力量,扩大共同缔造朋友圈,搭建起一个多元联合调处平台和一支专业的调解队伍,落实好“中心户长+民辅警+村两委干部”的矛盾风险信息三级排查上报机制和“纠纷联调+治安联防+问题联治”三联平安建设工作机制,实现多元力量的协作共治,推动更多主体成为幸福生活“缔造者”。

探索建立“1133”综治工作机制以来,沙堆镇累计排查化解各类信访矛盾纠纷231件,化解率99.57%,同比上升3.5%,排查处置源头性、基础性和公共安全隐患131件,信访积案实现全化解。去年秋天播撒下的共同缔造种子,也必将在沙堆镇的田园山水间结下累累硕果。

图文编辑|吴滟

责任编辑|黎赛明

终审|皮江星

监制|傅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