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邱苏】为进一步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通城县将党建工作与阅读推广工作相结合,注重把“党建+图书馆”体系建好、管好、用好,以馆藏资源为基础,向社会提供读者咨询、阅读分享、舆论引导等服务,创新党建工作形式,力求在推动全民阅读中发挥实效。
注重“建”好,让标准配套设施更完善。根据《通城县拟提升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设施增补待建清单》要求,开展基层“两个提升”惠民工程,对4个乡镇级、11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设施设备进行提档升级。搭建“三室一厅一场”功能布局,配套电脑等相关设施设备,提升建设电子阅览室,完善标准配套设施设备。建立“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图书专架,集中展示党史文献图书和红色经典书籍,旨为乡镇居民品读红色经典书籍、传承红色文化精神搭建优质的阅读平台,让红色基因深深扎根在“田野乡间”。搭建农村实操主题图书专架,陈列种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的图书,使民众喜欢阅读、易于理解,并能学到有用的知识,从而提高图书的使用率。
注重“管”好,让管理运营体制更规范。完善管理制度,制定《通城县图书馆免费开放公示牌》《通城县文化馆总分馆制管理制度》《图书馆借阅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充分保障图书馆科学管理、高效服务。成立图书馆管理运营团队,各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一名同志担任“图书管家”,具体负责图书馆日常管理及服务工作。广泛发动党员干部“共同缔造”、建言献策,积极探索图书馆创新管理和服务模式管理,吸引更多党员干部群众了解图书馆、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共同加强对图书室的管理维护工作,充分发挥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优势和场馆阵地作用。
注重“用”好,让党员文化活动更精彩。利用“图书馆+党建”“阅读+党建”模式,丰富党建活动开展的载体和内容。通过举办经典诗词朗诵、开展共看革命电影等革命文化教育活动让民众重温革命历史,将学习、教育、阅读、实践相结合,让图书馆中红色文化资源充分流动。利用文化载体正“家风”,结合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月活动,举办家风家训书法、书画作品主题展览和家风家训经典朗诵活动,将图书馆打造成具备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廉政教育、先进性教育功能的重要阵地。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邀请经验丰富的本土“农耕专家”不定期传授农耕知识、答疑解惑,用知识提升技能,用能力推动发展,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图文编辑|吴滟
责任编辑|熊皓
终审|皮江星
监制|傅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