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腊月三十
除夕是辞旧迎新的时间交界点
人们卸下一年的辛劳
与家人温暖相依一同祈愿新年吉祥
除夕,又称大年夜、除夜、岁除、大晦日,是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
农历十二月多为大月,有三十天,所以又称为大年三十、年三十、年三十晚、年三十夜。而十二月小月時为廿九日,有些地区又会改称二九暝。
除夕习俗
年夜饭
除夕这一天对华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圆饭。在古代的中国,一些监狱官员甚至放囚犯回家与家人团圆过年,由此可见“团年饭”对古代中国人是何等的重要。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
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更是享受难得的团聚和放松之日。
守 岁
除夕守岁是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守岁的民俗主要表现为所有房子都点燃岁火,合家欢聚,并守着“岁火”不让熄灭,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迎接新年到来。
除夕夜灯火通宵不灭,曰“燃灯照岁”或“点岁火”,所有房子都点上灯烛,还要专门在床底点灯烛,遍燃灯烛,谓之“照虚耗”,据说如此照过之后,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
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普天下人都盼望着新年零点的到来。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挂灯笼
中国的灯笼又统称为灯彩。每年除夕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
压岁钱
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每逢发压岁钱,孩子便是最欢腾的。而老人家逢此情景总是乐不可支,认为这是新年事事顺利的好兆头。
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
大街小巷挂起红灯笼
处处都是浓浓的年味
目光所及,张灯结彩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值此新春来临之际
祝愿大家
身体安康,万事如意
阖家欢乐,龙年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