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县五里镇:“小”艾叶带动富民“大”产业

【通讯员 陈澜征 罗钧予】近年来,通城县五里镇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艾叶产业,打造集艾叶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如今艾叶产业已成为五里镇助推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加强谋划明方向

“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五里镇一直以来都有种植艾叶的传统,很早就有用艾叶治炎症、泡脚、艾熏驱寒排湿的习俗。每逢端午节,大家都会割一捆艾叶放在家里,寄托着人们对健康平安的愿景。

立足艾叶种植传统,五里镇党委政府先后组织数支考察组赴蕲春进行考察,从选种育苗到建设标准,从运营方式到销售途径,不断学经验、找差距。2021年,五里镇将“全力打造五里‘艾叶小镇’”写入政府发展规划,并制定年度建设任务清单,统筹整合涉农资金,全力做大艾叶特色优势产业。

外引内培扩规模

“产业规模上去了,村民的收入也更稳定更有保障了。”尖山村党支部书记王双全说到。2024年,尖山村新建2000多平方米艾叶生产车间,配套艾叶加工车间、研发楼,现在每天运输车辆进出有序,工人穿梭在设备之间,车间内一片繁忙景象。

尖山村艾叶产业发展一度面临经营分散、效益不稳、销售不畅等问题。2022年8月,五里镇引进湖北艾舒宝生活用品有限公司,高标准共建尖山村艾叶集中连片示范基地,并就技术指导、厂房租赁、艾叶收购、优先用工、保价回收等方面达成合作,打造艾叶全产业链发展格局,确保艾草种植户和村集体收益最大化。目前加工厂主要产品有足浴包、艾条、艾柱以及女性用品、卫生巾、安睡裤等,艾叶储存量最高可达100吨,艾绒每日最高产量可达6吨,预计创收利润可达1000万元。

联结优势优机制

走进尖山村艾草种植示范基地,一丛丛艾草刚刚破土出苗,村民们正在山坡上掏沟、拓荒,在田间查看艾叶新苗长势。“尖山艾叶基地有种植面积600余亩,村民目前通过合作社来参与艾叶种植活动。”五里镇尖山村艾叶基地负责人黎作明说道。

尖山村发挥“合作社+基地+公司+农户”联结优势,流转村民闲置、荒芜土地,吸纳周边不少村民参与到艾草种植、采收、加工等环节,有效解决艾草种植土地、技术、收购等问题。目前,尖山村村集体经济每年可增收10万余元,稳定带动村民就业30余人。

下一步,五里镇将围绕尖山村艾草种植发展经验,进一步发掘本地艾草产业、生态农业等内在资源,带动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促进“艾叶小镇”高质量发展。

图文编辑|祝思思

一审|胡文婷

终审|黄争光

(作者:李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