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巡礼·关刀篇④】通城县关刀镇:土地流转出效益 乡村振兴有活力

【全媒体记者 胡荣鑫 戴唯玮 通讯员 孙争果 樊迎喜】土地流转是提高农业经营收益、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关刀镇以乡村振兴为契机,在保证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的基础上,有效引导农村土地流转,发展产业,既解决了农村承包土地细碎化问题,又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真正让土地 “流 ”出了活力, “转 ”出了效益。

眼下,正值玉米采收季节,在通城县关刀镇新畈千亩土豆、玉米轮作基地,大型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玉米秆一排排倒下,摘穗、剥皮、秸秆粉碎等工序一次性完成,全程自动化、高效化,令人叹为观止。

湖北寿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  王寿福:下半年,我们种的是玉米,玉米亩产量是800公斤,价格是1.1元至1.2元之间。明年的计划,我们是种400亩的甜玉米,还有200亩的西兰花,100亩的小米辣,还有150亩的蔬菜大棚。

通城县关刀镇新畈基地紧临里港河,土壤肥沃,土地平旷,以种植水稻为主,但因土地“ 小而散” ,无法实现规模化发展,导致经济效益不高。为推动农田 “优质、集中、连片 ”耕种,关刀镇广泛发动群众,把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土地集中流转,引进企业统一种植,采取 “合作社 +农户 ”的模式,积极引导村民就近务工,让村民实现 “租地收益+家门口打工 ”的双重收入。

2023年10月,山东省寿光市寿福果蔬专业合作社流转新畈连片土地1200余亩,发展新畈千亩土豆玉米轮作基地,采取 “合作社+农户 ”的方式,与415户农户签订流转土地合同,保障农户流转土地收益540元 /亩 /年。同时,建立 “订单种植+保底收购”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打造共富产业,带动百姓增收致富。

周边的村民不仅每年都可获得土地流转的收益,还能在合作社务工增收。目前,合作社已辐射带动周边300余人就业增收,“ 碎片田”“ 天收田” 变成了“ 规模田” 和“ 致富田” ,有效推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通城县关刀镇杨田村村民  谭世秋:(帮忙)播种玉米、土豆、捡石头、排水,150元一天,总共一起赚了2000多元钱。

近年来,关刀镇紧紧围绕“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 的发展思路,按照市场需求大力发展高效农业,通过推动土地有序流转,引进了一批农业龙头企业,组建了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规模化发展玉米、紫山药、草莓等特色种植产业。目前,全镇大量土地向新型经营主体集中,构建了 “土地流转——特色种植——产业延伸 ”的发展模式,走出一条“产业提质、集体增收、群众致富”的乡村振兴之路。

编辑|祝思思

一审|黎赛明

二审|胡  颖

终审|皮江星

(作者:戴唯玮)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