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冬至|冬至节的由来和风俗

今天

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

冬至

一年将别

来日方兴


冬至阳生添淑气,红梅蕊绽吐清香。

——吴龙海

冬至节的由来

冬至节作为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周秦时代,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在周秦时代,人们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庆祝新年的到来。《汉书》中记载:“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这表明古人最初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

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间的阳气开始逐渐增强,象征着一个新的循环的开始,这是一个吉祥的日子。因此,后来春节期间的一些习俗,如祭祖和家庭聚餐等,也常常在冬至这一天进行。

冬至节的风俗

祭祀

冬至节又称冬节、交冬,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从周代起,就有在冬至进行祭祀活动的传统。宫廷和民间历来十分重视这一节日,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食物习俗

北方吃饺子

在中国北方,冬至吃饺子是一个重要的习俗。这个习俗源于纪念医圣张仲景,他在冬至舍药,制作了“祛寒娇耳汤”,后人为了纪念他,就在冬至这天吃饺子。至今在南阳,还流传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南方吃汤圆

在南方,冬至吃汤圆是比较常见的习俗。汤圆象征着团圆和美满,寓意着家庭和睦、幸福美满。

其他地区特色

除了饺子和汤圆,不同地区还有其他特色食物。例如,北京有冬至吃馄饨的习俗,相传这是为了纪念汉朝时人们用馄饨祈求和平的生活。

九九消寒

冬至之后进入数九寒天,一些文人和士大夫会进行所谓的消寒活动。他们选择一个九日,邀请九个人一起饮酒,席上有九碟九碗,以取“九九消寒”之意。此外,还有“九九消寒歌”,描述了从一九到九九的气候变化和自然景象。

养生习俗

中医传统经典《黄帝内经》中提到,冬季是闭藏的季节,应该顺应自然规律,保护肾气,避免寒冷侵袭。现代人也会在冬至时节注重养生,比如进行艾灸治疗,预防寒凝经脉和阳虚内寒性疾病。

结语

冬至节不仅是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充满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民俗传统,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对生活的热爱。无论是祭祀、饮食还是养生,冬至节的每一个习俗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义。

冬至已至

深冬过半

在一年的最长夜

又多了一些新年的期盼

愿你

赏冬景,享安暖

所有美好如期而至

审核:黄争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