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胡海涛 实习记者 李灿辉】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联农带农,增加村民收入的有效举措。近年来,通城县隽水镇铁柱村种植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马蹄种植,走出了一条种、产、销之路,实现了产业发展与村民增收双赢。
眼下,正值马蹄成熟采挖季节,在通城县隽水镇铁柱村马蹄种植基地,每天有大量的马蹄被销往市场。
这份脆嫩爽口的美味,来自隽水镇铁柱村种植专业合作社这片100亩的马蹄基地。为了让更多人更早尝到这份美味,合作社负责人带领村民迎着暖阳,在基地里一个劲地忙碌着。
一踩、一撬、一刨、一放……村民们利用铁耙挖开大片的田块,将一个个藏在淤泥里的马蹄捞出来,装在一个个塑料桶中。通城县隽水镇铁柱村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旺祥介绍,由于本地土质不同,采挖马蹄无法使用机器,只能靠人工进行,一个青壮年劳动力,一天最多收获200斤左右。
通城县隽水镇铁柱村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李旺祥:马蹄已开始采挖,我们今年种了100亩,每亩产量4000斤—5000斤。
要想赢得顾客青睐,产品品质首当其冲。为了保证马蹄的优良品质,合作社坚持生态绿色种植,最大程度确保其口味纯正。
通城县隽水镇铁柱村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李旺祥:我们种植的马蹄都是用的农家肥,个头又大、又甜、又脆。
刚挖起来的马蹄被淤泥包裹着,李旺祥装袋运回家后,用自制电动清洗工具,配合流动的自来水进行统一多工序清洗。马蹄清洗干净后,还要进行分拣、称重、包装,确保每袋足斤足两,个头饱满。
在采挖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马蹄破损的情况,此时就不便于售卖,堆积的破损马蹄让李旺祥感到头疼。好在他的儿子李志敏想到了解决办法。
李旺祥的儿子 李志敏:我们对这个破损的马蹄,进行削皮之后会打磨成马蹄粉。
破损的马蹄经过机器清洗、削皮,磨成水浆,沉淀晾晒过后就能得到雪白细腻的马蹄粉。马蹄粉的研制拓宽了合作社的产品种类,就连磨粉产生的大量废渣也得到了很好的利用。
李旺祥的儿子 李志敏:我们磨粉后的马蹄废渣每天能有100多斤,基本上用于喂猪和喂鸡。
马蹄的大规模种植,村民们也跟着受益。在铁柱村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过程中,从种植、管理到采挖,每年都聘请了当地不少村民参与,确保他们在家门口有工作、有收入。
通城县隽水镇铁柱村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李旺祥:挖马蹄请了20-30名工人,每天有一顿工作餐,月薪也有2000多元。
别看基地规模现在已经扩展到100亩,但在以前可不是这样。过去,由于种植技术不成熟和销售渠道不畅,李旺祥一直不敢扩大规模。直到2020年铁柱村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成立,李旺祥引进了成熟的种植技术,销售渠道从单一走向了多元,马蹄种植面积在逐年扩大,产量也在显著提升。
为拓宽传统马蹄产业种植流通渠道和销路,李旺祥的儿子李志敏进行了深入的网络销售学习,他依托“电商+抖音直播”的形式,孵化出电商直播基地,让马蹄农产品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目前,他的直播已初具规模,空余时间他会到田间直播,不少来自各地的网友打卡他的直播间下单马蹄。
李旺祥的儿子 李志敏:今年我们合作社增加了一个项目是电商平台直播基地,我们刚开始运营,一个月销量差不多1000多单。
通过不断的直播宣传,目前,铁柱村种植专业合作社已小有名声,每天马蹄销售量超400斤,提供通城县内10斤起步的全城配送和不限克重的全国电商邮寄服务。
地址:通城县隽水镇铁柱村一组杨屋场
电话:15271296828(微信同步)
编辑|祝思思
一审|黎赛明
二审|胡 颖
终审|皮江星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