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解读③】通城:聚焦水利发展 构建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新模式

【全媒体记者 李索】2025年通城县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一年,通城县坚持规划引领、试点先行,枫树河、四庄河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顺利推进,东冲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等4个项目全面完工,百丈潭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等10个项目即将完工,大溪国家湿地公园保护和恢复项目全面竣工,全县水利事业蓬勃发展。

夯实水利项目建设 做好基础性支撑

去年以来,通城县水利部门抢抓晴好天气,加快推进水库除险加固、河流综合治理、灌区更新改造等工程建设,着力完善水利基础设施,提升防洪、排涝、灌溉能力,改善水生态环境,有力保障农田蓄水灌溉、农业生产用水需求,提升水安全和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夯实水利基础。

2024年,在省水利厅的大力支持下,通城县申报成功12个增发国债水利项目,下达国债资金6.18亿元,包括5库3闸2河2灌区。12个项目包括百丈潭、左港、东冲、雁门、马山5座水库除险加固,可保护人口25万、耕地20万亩;对隽水坝、官圳、白马洲3座水闸除险加固,可保护人口41万、耕地12万亩;对铁柱、金山2条河流进行综合治理;对隽东、东冲2个灌区进行更新改造。

2024年6月全县12个国债项目全部按期开工后,县水利部门以12月底完成国债资金建设任务为总目标,抢抓施工进度,安排督查工作专班每周核对落实情况。聘请第三方湖北瑞洪工程管理有限公司进行质量监督服务,充实技术监督力量,确保工期质量、安全管理力度不减。12月底已完成全部下达的国债资金建设任务。

治好小流域 保护大生态

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湖北省委推进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的“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抓手,是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程。2024年,通城县北港镇、四庄乡坚持生态优先思路,将小流域综合治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以北港镇枫树河、四庄乡四庄河为试点,扎实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秉持共同缔造理念,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积极探索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努力实现山水共融、乡村富美的新画卷。


通城县北港镇沉山村村委会工作人员 胡淑芬:在河道整治之前,我们的河道非常的狭窄,里面都是淤泥,漂浮着垃圾,但在河道整治之后我们的河道拓宽了,里面的水质也更加清澈,我们周边村民的幸福感也有所提升。

聚力库区生态修复 绘就绿色画卷

通城大溪国家湿地公园2022年湿地保护和修复项目,目的是修复滩涂湿地,营造良好的生态修复系统,为鸟类栖息繁衍创造生存环境,打造集保护、科研、宣教于一体的多功能特色自然保护地。该项目总投资4409.32万元,于2023年10月份正式开工建设,主要建设内容包含总面积约6.4万平方米的罗盘墩滩涂、总长428米的巡护栈道、总面积3043平方米的分坳码头等。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湿地保护与修复措施,保护和构建良好的湿地生态系统,提高水生态环境质量,从而保障区域生态安全。


通城大溪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党组成员、副主任 夏红:通城大溪国家湿地公园2022年湿地保护和修复项目,已完成了湿地保护、湿地修复、科研监测、科普宣教等四大工程,修复湿地消涨带309亩,鸟类栖息地400亩,滩涂湿地修复3.2公里,并于今年12月20日进行了竣工验收。项目的完成,给周边省市群众提供了一个体验湿地的平台,也给当地群众吃上“生态饭”“旅游饭”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机遇。

水是生命之源,一系列水利项目的实施和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成效,极大提升了通城水利基础设施的保障能力,为造福民生起到了关键作用,大大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编辑|吴  滟

一审|黎赛明

二审|胡  颖

终审|皮江星

(作者:李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