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解读⑧】通城:发动文旅“引擎” 助推经济发展

【实习记者 胡杭】过去一年,通城县文化旅游事业蓬勃发展,通过举办一系列特色活动,实现文旅经济显著增长,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省级非遗“通城打锣腔”展演便是其中一大亮点。

2024年7月4日至14日,“通城打锣腔”展演期间,每天都吸引数百名游客群众前来观看,现场气氛热烈。观众在欣赏精彩表演的同时,也深切领略到通城县非遗文化的魅力。展演汇聚南鄂百花艺术团等11支专业队伍,他们轮番登台,将传统戏曲与通城本土历史文化生动演绎,发扬通城县的地方传统特色。

通城打锣腔省级非遗文化传承人 张李吴:我是通城打锣腔的省级非遗文化传承人,我妹妹、我儿子全都是从事这个职业。我从走出校门,40多年一直在钻研通城打锣腔,希望能扩大打锣腔的影响力,想明年去申请国家级的非遗,让更多的年轻人知道我们通城的打锣腔。

不仅非遗展演大受欢迎,在塘湖镇举办的首届助农赏花季也颇受游客青睐,望湖村大盘山的万亩野樱花如烟似霞,知青庄园内万余株花卉竞相绽放。游客以花为媒,在赏花之余,品尝美食、购买土特产,充分体验春日游玩的乐趣,活动将旅游与助农的巧妙结合,带动了旅游经济的同时又为农民增收致富。

通城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 黄奇峰:我们举办首届文旅助农赏花节活动,主要是以赏通城的野樱花、油菜花、杜鹃花等为媒介,擦亮“楚风瑶韵 隽秀通城”的文旅品牌,以文旅活动的举办来促进消费,带动农户增收,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除此之外,备受瞩目的通城黄袍山全国自行车户外公开挑战赛于11月23日在塘湖镇举行,比赛吸引了300多名来自海内外的选手参赛,迎着明媚阳光,选手们蹬着飞快的车轮,在赛道上奋勇向前,矫健的身影穿梭在蜿蜒赛道上,洋溢着活力与激情。现场还设立了农副产品展示区,通城县58家特色企业现场推介黄袍山油茶、通城“两头乌”等优质名优产品,让现场观众在观赏精彩赛事的同时,增加游、购、娱一体化体验。

游客 李女士:今天的自行车比赛很精彩,农产品也很丰富,买了一些农产品。

这些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成效显著,有力推动了通城县旅游综合收入增长。过去一年,通城县旅游综合收入达41.26亿元,同比增长14.88%。通城县通过深度挖掘文化资源,创新文旅融合模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接下来通城县将继续奋进,不断探索创新,为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编辑|吴  滟

一审|黄争光

二审|胡  颖

终审|皮江星

(作者:黎赛明)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