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黎赛明】关心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2024年,通城县坚持目标导向,注重“多线”发力、“多方”参与、“多元”融合,全方位构筑未成年人“保护网”,用心用情用力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这个蛇年春节,家住隽水镇白沙社区的杨先生夫妇十分开心,心底处的喜悦源于全家的生活越过越好,但更因为看到“调皮捣蛋”的儿子通过关爱教育有了全新的改变。
学生家长 杨先生:自从托管中心成立以来,他的人改变了很多,性格方面还有别的方面全部都改善得很好,希望这个学校继续办下去。
杨先生的感激之情,发自肺腑,代表了很多“问题学生”家长的心声。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全县留守儿童急剧增加,“问题少年”也逐渐增多,一些孩子产生了不良行为和反应,急需教育和矫正。着眼于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2024年7月,通城县委、县政府投入200多万元,在四庄乡成立全市第一所专门学校——通城县重点关爱学生托管中心,县教育局、县公安局等部门全程参与人员招录、行政管理、学员入学及教育训练等工作。
托管中心实行军事化管理,学生从起床、洗漱、晨练,到训练、上课、就餐、晚寝,每一个环节都有明确的时间安排和行为规范。这种严谨的纪律要求和法治的方式教育,让“问题学生”学法治、明规矩、吃苦头、受磨炼,逐步纠正不良习性,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托管中心建成投用以来,已接收128名“迷途知返”的未成年学员,其中73名学员通过有效干预、针对性谈心谈话实现教育转化,60名学员重返校园,取得了良好教育效果,社会反响很好。
为有效缓解暑假期间少年儿童的“看护难”问题,2024年团县委联合县教育局在全县开设87个“暑假学堂”爱心托管班,课程以思想引领、知识拓展、自护教育、普法宣传、心理辅导、素质拓展、兴趣培养等内容为主。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志愿者 段项欣:我们这个课程一共分为了七个大板块,其中包括一些红色文化,也是一些知识拓展,还有一些关于安全教育的课程,一个班大概是30至40名学生,每个班配备3位老师,同时也让他们完成暑假作业,让家长放心。
与此同时,暑假学堂邀请公检法司等部门开展防性侵、校园霸凌、防溺水、反诈防火、家庭教育等主题宣讲,服务学生3200余人。县实验学校“暑假学堂”设置的19个班一推出就被报满,深受学生和家长喜爱。
暑假学堂学生 毛潇雯:我们会学地理、心理、科学,有时候老师还会教我们做一些游戏。上飞飞老师的心理课,我懂得了要与大家和平相处要有爱;上耿老师的地理课,我懂得了山脉的形成;上飞飞老师的历史课,我知道了百年党史,我很喜欢来这里上课。
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守护他们健康成长,就是守护社会稳定和民族未来。县委、县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投入巨大财力、人力、物力,采取多种措施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目前,全县公办学校共4000余个摄像头已全部接入教育风险防控平台,并同步推送到公安系统“雪亮工程”。各学校在校门口等醒目位置设立校园欺凌举报箱,公布校园欺凌治理电话,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安全教育”课,教育引导学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通城县政协委员 熊丽:从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到各个部门都高度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县里建立了重点关爱学生托管中心;团县委组织开展了牵手同行活动;县教育局在全县各学校开设了思政课,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县公安局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全社会关爱未成年人成长的氛围日益浓厚。
编辑|祝思思
一审|黄争光
二审|胡 颖
终审|皮江星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