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胡海涛】2月7日,记者从全县三级干部大会上获悉,2025年通城将坚定“打造高端电子元器件生产基地和制造业强县”发展目标不动摇,进一步强化“拼”的意识、提振“抢”的精神、激发“赶”的动力,坚定不移推动通城高质量发展。
过去一年,通城稳住经济大盘,攻坚克难稳增长,产业结构、布局持续优化,经济运行回升向好。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25.92亿元,同比增长5.8%;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5%;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同比增长4.3%、6.1%。GDP、规模工业增加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等4项指标位居全市前3,经济发展的质效越来越好。
聚焦工业强支撑,产业发展提质增效。规上工业企业入园率达83%,规模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0.17%,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家,净增高新技术企业2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同比增长1.73%,新发展市场主体5808户,平安电工成功在主板上市,转型发展的动能越来越强。
统筹协调促融合,城乡品质持续提升。争取城市更新建设资金3.99亿元,改造老旧小区18个、各类管网188公里;主城区常住人口总数新增近1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0.85%,同比增长1.38%,增幅位居全市第1。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1.74,比上年缩小0.03,协调发展的步伐越来越稳。
用心用情惠民生,群众生活更加幸福。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投向民生领域占比连续8年保持在80%以上。建成教联体23个,新增省级临床重点专科6个、医养床位412张,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2.83亿元,共建共享的成色越来越好。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农文旅融合发展。油茶、茶叶、中药材、“两头乌”生猪等特色农产品走向全国市场,第三届中国·湖北通城全国自行车户外公开挑战赛、黄龙山首届帐篷节等文旅赛事活动,提振了发展活力,全年接待游客673.4万人次,是全县常住人口的15倍,旅游综合收入达41.26亿元。
2025年,通城县将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开拓创新、顽强奋斗,锚定幕阜山生态屏障区、区域协作示范区、高端电子元器件生产基地、优质特色农产品基地四个功能定位,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通城篇章。
编辑|祝思思
一审|黎赛明
二审|胡 颖
终审|皮江星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