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陈如曼】为营造干净、整洁、规范、有序的生产生活环境,近日,通城县五里镇组织17个村(社区)开展了环境卫生大整治行动,不断推进人居环境“颜值”大提升。
高位推进 环境整治“有力度”
坚持党建引领、干群联动。建立“党委推动、党员带动、群众互动”工作模式,召开近期重点工作会议,按照职责分工,17个村(社区)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积极组织党员群众、公益性岗位等人员力量,开展全覆盖清理,紧盯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脏、乱、差”等难点、堵点问题,领导干部分区包保,网格小组齐抓共管,实现“党建红”与“环境美”有机融合,着力从“面子”到“里子”都光鲜亮丽的人居环境的新形象再提升,实现“要我美”到“我要美”的转变。
靶向发力 环境整治“有目标”
坚持内外兼修、标本兼治。对辖区内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乱堆乱放、小广告乱贴乱画,村民房前屋后、沟渠、公路两侧的垃圾和枯枝杂草等重点区域进行全面清扫,对主干道路、农用道路等重点道路实行随脏随清、全日保洁、不留死角,以实打实的干劲,清“死角”、扫“盲区”、治“顽疾”。同时,按照“边整治、边宣传、边引导”的方式,通过宣传栏,张贴宣传标语,营造浓厚的垃圾分类知识学习氛围,在全镇范围内形成人居环境“三分靠人管、七分靠自律”的共识,不断提升人居环境舒适度,实现“户户干净、村村整洁、全域提升”,由“颜值美”转变为“内在美”。
全域治理 环境整治“有提升”
坚持健全机制、久久为功。按照“整治常态化,管理长效化”的原则,建立日常巡查制度,开展不定时督查督导,定期对环境卫生状况进行检查和通报,发现问题限时督促整改到位,以查促改。同时健全“门前三包、房后三管”等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长效化管理机制,从源头防止“顽疾”复发,全面扫清“脏乱差”,真正实现“净绿美”,以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带民风、树新风、促治理,实现“一时美”到“长久美”。
下一步,通城县五里镇将持续推动由“短期清理”向“长效管护”的转变,确保人居环境整治建管并举、长治长清,促进人居环境提档升级,努力打造清洁美丽乡村。
编辑|周梦珍
一审|祝思思
二审|黄争光
三审|皮江星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