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胡海涛】3月17日,通城县农业农村局、县公安局、县市场监管局、县供销社、县科协、四庄乡政府等部门组织工作人员,在四庄乡寺背村联合开展2025年农资打假、放心农资下乡宣传周、“农机3.15”消费者权益日活动,引导农民群众提高农民识假辨假能力,理性购买、科学使用农资产品,进一步规范农资市场秩序,掀起农资打假护春耕热潮。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设立了种子、农药、肥料等优质农资推介、假劣农资产品曝光、农机展示、现场检测、投诉受理等咨询台,现场解答群众疑惑,向现场群众发放《购种须知》《真假化肥的识别》《禁限制使用农药目录》等识假辨假宣传资料。现场开展实用技术讲解、咨询培训,向农民朋友普及识别假劣种子、真假肥料、假劣农(兽)药、农资投诉及维权方法,指导农民科学购买、合理使用农资产品。
工作人员还宣传了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农机报废更新补贴等方面的强农惠农政策,解读政策要点,让农民和相关农机企业深入了解政策内容,促进政策落地见效。与此同时,县农业农村局还组织工作人员针对困难农户提供上门农技指导、赠送优质农资产品。
在农资打假暨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训会上,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的工作人员开展了农资打假科普、种子管理、农药监管及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农产品质量安全等相关法律法规培训,提高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农资经销商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法律意识,依法依规维护权益和履行职责。
农业综合执法工作人员走进四庄乡集镇各家农资经营店,对种子、农药、肥料等春耕期间需求量大的重点农资产品进行了专项检查,重点检查主体经营资质、农资购销台账记录、种子备案情况、农资产品分类摆放、标签标识是否规范、是否存在经营假劣农资等问题,确保农民用上放心农资。
活动中,县农业农村局还组织农业技术专家深入油菜田开展现场指导和技术服务,指导农民群众掌握安全用药和绿色防控技术、严格执行休药期、安全间隔期和规范填写投入品使用记录等知识。围绕春耕生产、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等问题,组织农技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讲解无人机等农机实用技术和安全操作要求,推广先进适用的农机化新技术、新装备,指导做好农机具检修、调试和保养工作,确保农机具以良好的状态投入春耕生产。
此次活动,共接待咨询群众200余人次,发放宣传单800余份,向农民群众答疑50余次。通过执法与服务相结合,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质量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鼓励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支持农资打假工作,切实为全县农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通城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党总支副书记 黎啸宇:从现场农民朋友的反馈看,大家对农资打假和科学使用农资高度关注,参与非常热情和高涨。我们希望通过举办这样的活动,提高农民朋友的自我保护意识,发现问题及时举报进行维权。下一步,我们通城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将加大农资市场的执法监督管理力度,净化农资市场环境,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编辑|周梦珍
一审|熊 皓
二审|黎赛明
三审|皮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