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我为群众办实事⑦】通城县北港镇:幸福家园引来凤还巢

【通讯员 胡适龄】近年来,通城县北港镇沉山村相关负责人接到了很多在外务工人员询问有关回家创业就业的电话。

沉山村位于北港镇西南边的沉山里脚下,原是一个并不让人起眼的小村,人口不到2000人。村里有劳动能力的人基本上外出务工、酿酒去了,留守的是老幼病残,导致全村田地几乎撂荒,村无经济来源,还负债70多万元,村”两委″班子,只是充当维持会长,不思进取。在党中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村领导便感受到肩上担子的压力,如再不乘风而行,村民在家希望全无,村将会越来越萧条。为了再造一个新沉山,村委组织村全体党员干部,优秀村民代表走出去看看,学学人家。几次取经回来,大家一致认为,应从壮大集体经济入手。说干就干,很快将抛荒的良田,以租赁的方式,大搞黄瓤西瓜、甜瓜、甜玉米、香稻等种植,建精米加工厂等。为了降低种植成本,村”两委″班子成员都去学技术,亲自动手栽种、除草施肥、剪蔓授粉。几年下来,村赚了钱,除留足再生产成本外,余款全都投入到村基础设施建设,修路架桥,安装路灯,清塘固堰,改造荒芜田,建便民服务大楼、文化娱乐广场。

在这个背景下,镇党委政府领导对该村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正确引领村民致富。于是该村开始走党建引领之路,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学习教育,注重村后备力量的培养,建立党组生活制度,团结带领全村人民努力创新,结合村实际,进行土地流转,成立合作社,种植业普遍开花,以″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让全部荒芜田重焕生机,有效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实现共同富裕。

村民们已看到了田野的希望,近几年有不少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就业。在外务工多年的杨国会爹深有感触的说:其实外面的钱也不是那么容易赚的,返乡后的几年,我在村干部的指引下,在家搞种植业收入并不比在外赚得少″。

对于村困难户、低保户无资金,村免费为其提供种苗、肥料,没有技术村干部手把手地去教,硬是扶助他们增收脱贫。

驻村相关负责人高兴地说,在家农民有了收入,村民看到了田野的希望,纷纷回家创业。就业人数比其他村占比要大,返乡人员增多,留守人员减少,也让村民轻松许多。″。

据了解,该村村民的腰包逐渐鼓起来了,物质富有了,便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村建立起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立了文明志愿服务队,建起了文化广场,添置了文体设备、健身器材,组建了太极拳队、舞蹈队、二胡演奏队、举办屋场村晚,丰富多彩的群体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将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巧妙融入其中,让老百姓在娱乐中接受教育,从而摒弃陋习,树立新风,让每个人热爱生活,珍惜今天,向往明天。

村委相关负责人:我在村工作几年的感受是:我们在村支书胡宜良同志的带领下,在真心诚意地为村民服务,每天无怨无悔地工作在田间地头,在一心想着如何让村民早日富起来,我们把乡亲当作我们的父母在尊重孝敬,哪家有困难我们就出现在哪里,帮助解决,晚上村民在广场活动、纳凉,我们为他们安排茶水、西瓜等饮食。

近几年,该村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利用,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推广提升,农民收入也在成倍增长,村籍外出务工人员看到了家乡田野的希望,村民充满阳光的生活及如诗如画的幸福家园环境,大大吸引了他们返乡创业就业,为村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

幸福家园,美丽沉山,现处处呈现出丰收、繁忙景象。

编辑|胡文婷

一审|胡文婷

二审|吴  雷

三审|皮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