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通城 共忆革命峥嵘岁月

【通讯员 王鑫瑶】近期,一支来自北京丰台的部队(66481部队196旅)来到通城档案馆,开展了一场意义深远的寻根之旅。县档案馆的同志热情接待了这远道而来的客人,和他们共同探讨通城革命历史,追溯部队发展渊源。

此次寻根的部队,其历史可追溯至通城农民自卫军。从最初的特务连,到保卫朱德警卫团、特务营,再到抗日战场的晋察冀第二分区456大队、解放战争时期的第一独立第一旅,直至参加抗美援朝的66军,该部队历经风雨,见证了国家的成长与强大。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全军第一支开放部队,其发展历程是中国军队建设的一个生动缩影。在交流过程中,该部队同志多次表明通城县是他们找寻部队革命历史火种足迹的第一站,由此可见通城革命历史的厚重深远。

县档案馆馆长杨帆、副馆长冯立群,县史志专家李斌参加了交流,并与部队同志参观了九岭革命历史纪念馆、通城秋收暴动纪念馆和麦市突围纪念碑。

在交流过程中,大家先回顾了当年罗荣桓率领农民军队从通城南区九岭出发,经麦市前往江西修水参加秋收起义的历程。那段惊心动魄的岁月里,部队在麦市遭遇国民党军包围,经激战突围,到达修水,最后跟随毛泽东走上井冈山。

县史志专家李斌详细介绍了通城农民自卫军的组建背景和通城八二〇秋收暴动的历史。

部队代表表示,通过此次寻根,对部队的历史渊源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的英勇无畏与坚定信念。档案馆馆长杨帆在临别之际赠送部队代表《中共通城历史》《通城史话—通城劳农政府研究文集》和罗荣桓元帅缩微雕像,部队同志向县档案馆赠送了部队坦克模型。

此次通城寻根之旅,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溯,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革命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辉煌历史,将激励着后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来源:通城县档案馆  

编辑|周梦珍

一审|周梦珍

二审|吴   雷

三审|皮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