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戴唯玮 通讯员 万宇】移风易俗,关系千家万户,牵动着社会文明的根基。通城县四庄乡向家村通过党员带头,成立红白理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让“喜事简办、厚养薄葬”的新风吹遍全村,切实给村民减负,赢得了村民们的广泛支持。
移风易俗,党员带头是关键。村里首先召开党员和干部大会,讲清楚移风易俗的要求和好处——既能改善乡风民风,又能减轻大家的负担,并要求党员干部带头做榜样,承诺不参与、不操办任何违规宴席。
要管长远,还得有机制保障。向家村专门成立了四个村民自治组织: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和红白理事会。其中,红白理事会特别重要,由村里有威望的老党员当会长、副会长,各组组长担任成员,工作直接做到村民家里。这套机制运行顺畅:哪个组有红白喜事消息,组长马上报告给理事会;理事会成员立刻上门,耐心细致地向事主家庭宣传移风易俗政策,引导其签订文明操办承诺书,确保政策落到实处。
红白理事会积极行动,成功劝说一户办白事的家庭缩短了操办时间,避免了浪费;还成功劝阻了一户打算办“升学宴”的家庭。这些看得见的变化,让村民们真切感受到了移风易俗带来的好处。
通城县四庄乡向家村村民 杜彩云:以前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几天几夜,孝子也很累,现在红白理事会宣传后,这个办白喜事不“取水”了,也是很好,也减轻了孝子们的(经济)负担。
通城县四庄乡向家村村民 杜玉霞:我小孩考上大学,本来想大摆几桌酒席,庆祝一下,后来听了村里宣传的移风易俗政策,知道不能大操大办,讲排场。想想也是,就请孩子几个要好的同学,简单地聚一下,心意到了就行。
如今,走进向家村,人情“减负”的新风扑面而来,文明新风尚正蔚然兴起。下一步,向家村将继续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和“四会”组织的协同力量,通过更接地气的宣传引导和更精细化的服务,让文明新规深入人心,真正在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持续滋养文明乡风。
编辑|胡文婷
一审|熊 皓
二审|吴 雷
三审|皮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