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刘建平 杨波 吴义明】
9月11日,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隽水镇油坊村官圳拦水闸除险加固后,一河碧水蜿蜒流淌,与远山、村庄和稻田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水清田丰的生态画卷。
“水闸及时灌溉,帮助我们战胜旱灾,中稻获得丰收”,通城县隽水镇利和村村民边收割,边称赞。通城县隽水镇油坊村,官圳拦水闸设计灌溉面积近6万亩,是水利国债重点项目。今年初启动加固后,防洪安全显著提升,有效保障隽水镇及崇阳县肖岭乡共5个村的农业灌溉和水产养殖用水,为粮食稳产增收提供坚实支撑。
入夏以来,通城县隽水河畔城区段——隽水坝水闸、白马洲拦水闸、官圳拦水闸除险加固工程投入运行后,提升了当地防洪保安、农业灌溉与生态建设能力。
据悉,三大水闸除险加固工程是通城县重点民生工程,总投资1.54亿元,治理范围覆盖隽水、菖蒲港两条主河道。焕然一新的水闸不仅大幅提高了防洪标准,还融入了生态友好设计与智能调控系统,实现了综合效益的全面提升。
隽水坝水闸始建于2001年,为Ⅲ等中型水闸,承担防洪、生态改善与灌溉等多重功能。新闸采用动态水位调节系统,可优化隽水河城区段水生态环境,同步保障城镇生活与农业灌溉用水。
白马洲拦水闸的智能化建设成为亮点。新建信息管理房内,物联网监测大屏实时显示水位、流量、闸门开度等数据,支持远程精准调控,实现“无人值守、智能调度”。
通城县水利和湖泊局局长黎记明介绍,三大水闸自开工以来,工作专班驻守一线,克服高温天气、工期紧张与灌溉矛盾等多重困难,通过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强化全过程控制、严格执行技术标准等措施,确保工程质量。
三座水闸投入使用后,提升了通城县主河道防洪减灾能力,改善隽水河流域生态环境,助力隽水河滨水景观带建设,保障10余万亩农田灌溉,惠及20余万人用水安全,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水利支撑。
编辑|周梦珍
一审|祝思思
二审|吴 雷
三审|皮江星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