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2022年通城问政民生领域专场
↓↓↓点击图片观看完整视频
主持人 阮程:做坚定的问题终结者,观众朋友大家好,这里是2022年通城问政民生领域专场,我是今天问政节目主持人阮程。
主持人 佳慧:大家好,我是本期问政节目主持人佳慧。
主持人 阮程:发展为要,民生为本。民生工作离老百姓最近,同老百姓关系最密切。近年来,通城县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尽心竭力落实惠民政策,办好民生实事,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明显提升。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今天我们就围绕这些民生领域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来展开讨论。
主持人 佳慧:接下来,我来介绍接受本场问政的各相关单位负责人。他们分别是五里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石伟志;通城县水利和湖泊局党组书记、局长黎记明;大坪乡党委副书记、乡长谢瑜 ;通城县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黄海兵;通城县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副政委吴鲁海;通城县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吴红艳。本期问政我们还特别邀请到了咸宁市委党校教授艾国松,来作为本场问政的点评嘉宾。
主持人 阮程:欢迎您。今天来到问政现场的还有通城县委副书记、县长杨修伟,县“四大家”其他领导,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纪委书记,县直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县委主体办、县委巡查组负责人、县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各派出纪检监察组、机关事部负责人。
《问政回音》
2022年通城县第一场电视问政问题整改情况
主持人 佳慧:大家一并欢迎。近年来,通城县致力于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饮水问题,累计投入2.3亿元,用于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新建管网延伸饮水安全工程128处,完成全县20.6万人巩固提升任务,有力巩固了我县的脱贫攻坚成果。但是近日却有村民反映,他们投工投劳建设的自来水工程却成了摆设。近三年来,他们的水管里几乎流不出水来,他们要挑水喝。这是怎么回事呢?一起来看短片。
《自来水何时能来水?》
主持人 阮程:五里镇治全村的村民有用水的需求,而当地党委政府的干部,在这三年当中好像并不知道。第一个问题,想问五里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石伟志同志。您看完短片后,再感同身受想一下,这个地方的群众用水从您看有多难?
五里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石伟志:从短片看,治全村二组的用水还是比较难的
主持人 阮程:您能感觉到他们用水难,您经历过这样的用水难吗?
五里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石伟志:我也在农村出身,从小也经历过,从井里面挑水饮用。
主持人 阮程:您再来想一想,上一次挑水到现在有多久?
五里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石伟志:时间倒不是很久,是90年代。
主持人 阮程:90年代,20多年了。2000年也有。
主持人 阮程:挑水是什么感受?
五里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石伟志: 累,小时候都以提水为主,感受是比较沉重的。
主持人 阮程:您刚才也特别提到了,上一次挑水是90年代,20多年前。我们再来看看,现在治全村的村民,还是如您20多年前一样的状态在挑水吃,这个累您是能感同身受的。
五里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石伟志:针对短片中这种情况,当地群众反映的问题我非常认同,也诚恳接受。我作为五里镇镇长,有义务、有职责把老百姓的用水保障好。
主持人 阮程:我有个问题想问您,作为党委政府的用水,有没有接待过相关重大的活动,也需要用水特别多的情况?
五里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石伟志:有。
主持人 阮程:如果当某项工作做的好,来镇里开现场会,很多领导都在,如果此时发现水不够用了,您亲自和镇里的干部挑水吃的话,也如同治全村一样。您认为大家会夸您亲力亲为在挑水吃,还是会感叹到了这个时候,基础设施如此之落后?
五里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石伟志:在2018年脱贫那年,五里镇政府和县水利和湖泊局,以投工投劳奖补的形式,已经建了一个蓄水池,铺设了水管,蓄水点都选定了。有四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当时是在丰水期选取的水源点,没有考虑到枯水期水源的情况,确实存在供水不足的问题。第二个原因,老百姓的节水意识不强。第三个原因,二组组长李显求,他季节性的在外面务工,当时是由他来进行管护,管护不到位也有这种情况。第四个原因,蓄水池修的时间比较长,再加之沿线的水管有裸露在外面的情况,时间久了之后,日晒雨淋,也有漏水的情况。多方面的原因,导致下面的蓄水池水量不足。
主持人 阮程:您是什么时候到五里镇来担任镇长?
五里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石伟志:我是去年8月份换届到五里镇工作的。
主持人 阮程:您没有反思一下,自己去年8月来了,这个用水问题都没能解决。从您刚才讲的用水难的四点原因,好像您一直撇开了这个事跟你没关系,有客观原因,也有班子成员的原因。您有什么职责,有没有分析过?
五里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石伟志:我觉得自己深入基层不够,毕竟我是全镇的镇长,确实有义务下乡、下村去了解情况,了解情况还是不够。2021年底,我在治全村二组开了屋场会,有部分村民就反映二组不能供水、供水不足的问题。了解这个情况之后,我第一时间跟镇里的书记进行汇报。根据书记的安排组建了班子,跟县水利和湖泊局进行了对接。
主持人 阮程:您在去年12月份开了屋场会,去调研过。就像您刚才说的,这项工程已经完工了,已经解决了老百姓暂时的用水难题,这个时间有多长?
五里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石伟志:这个时间是这样安排的,因为安全饮水选取取水点,也是做了安排的,这也要时间。
主持人 阮程:临时的用水点用了多久?
五里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石伟志:临时的用水点用了个把月时间。
主持人 阮程:为什么从去年12月到今年能够保证村民用水的临时水源?
五里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石伟志:我们考虑到老百姓的用水一定要保障,一定要把这个实事办好。五里镇以立项的方式,跟县水利和湖泊局沟通之后将其列入2022年工作,作为今年上半年重点脱贫村的饮水工程。
主持人 阮程:从去年8月份您履新到五里镇,到今年4月选一个临时的用水点来保障村民的饮用水,这算下来有半年时间之久。
五里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石伟志:当时我们列入工作计划,是根据上年的计划来实施的,跟县水利和湖泊局做了沟通。因为当时二组有一口水井,原来老百姓的喝水也都在这个水井里喝。饮水安全有四个标准,水质、水量、方便程度、供水保障力,这四个标准也是符合农户饮用水标准的。
主持人 阮程:谢谢您。在这一轮的交谈当中,我们给了很多时间。但是我想听到的是您诚诚恳恳的,对于这件事处理的态度。但是跟您的交流过程当中,就像您台上所准备的几页纸一样,数据太多、原因太多、客观太多。最后,我们回到为民服务的主线上,再来谈一谈五里镇该如何做好相关的服务工作。
五里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石伟志:这里面确实折射出了一些问题,确实是我们党员干部自身的问题,包括我自己个人也存在很大的问题,认识不到位,脚踏实地为民办实事的思想确实需要加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委班子成员,更加需要下基层、听民意、解民忧,切实为群众做好服务。
主持人 阮程:通城县水利和湖泊局作为农村饮水安全的主管单位,您看完短片有什么感受?
通城县水利和湖泊局党组书记、局长 黎记明:看了这个短片感到很内疚。
主持人 阮程:这可能是我们工作中存在一些缺失和短板。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县水利和湖泊局近些年做了哪些工作,让大家了解一下。
通城县水利和湖泊局党组书记、局长 黎记明:在“十三五”期间,通城县安全饮水共计投入3.2亿元,建成了七个水厂,百丈潭水厂、阁壁水厂还有关刀水厂等,用于全县供水。同时延伸了128处管网,完成了全县小型供水1020处,保障全县农村20.6万人的安全饮水。根据上级的要求,饮水完成率要达到百分之百,目前通城县完成率为92.2%。
主持人 阮程:请跟我们介绍一下,镇里的水管站是什么机构?
通城县水利和湖泊局党组书记、局长 黎记明:水管站的职能主要是维护监管村里农户的安全饮水,还有防汛抗旱工作。
主持人 阮程:短片中水管站站长说百姓难得管,您怎么看他对于群众难管理,为什么会这样表述?
通城县水利和湖泊局党组书记、局长 黎记明:水管站长这样说,我个人认为这是很不正确的。治全村反映的问题,是县水利和湖泊局自身的问题,不能怪老百姓。老百姓不是被我们管理的对象,而是被我们服务的对象,因为他们是我们的衣食父母。
主持人 阮程:保百姓是我们的服务对象,服务对象有长达三年的用水需求,作为农村安全饮水的主管部门却没有服务好,您怎么看水管站的作用?作为通城县水利湖泊局的负责人,在这件事的处理上,您怎么看?
通城县水利和湖泊局党组书记、局长 黎记明:水管站长三年的问题没有解决好,他是有责任的。当然,县水利和湖泊局也有责任,我也有责任。我们管理不到位,监管更没有到位。
主持人 阮程:这种饮水困难的村子在通城县还多不多?有没有?
通城县水利和湖泊局党组书记、局长 黎记明:像治全村这个情况,在通城县还是有的,特别是在偏远的山区。
主持人 阮程:您具体说说有哪些地方。
通城县水利和湖泊局党组书记、局长 黎记明:治全村的问题发现之后,局里开了会,要求党组成员到各村排查,目前我们排查出了关刀镇的台源村、塘湖镇的狼荷村。
主持人 阮程:他们的用水困难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通城县水利和湖泊局党组书记、局长 黎记明:也是县水利和湖泊局监管职责没到位的问题,出现这个问题 我们正在举一反三。
主持人 阮程:我在这一并想问一下,对于您刚才说的这几个乡村的饮水困难,有没有时间表,什么时候也能让他们用上水?
通城县水利和湖泊局党组书记、局长 黎记明:第一,治全村目前的饮水问题已经解决了,但是围绕治全村长久的饮水问题,计划再投资几十万,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加两个水池,保证它常年供水。第二,我们正在举一反三,进行全面摸排之后,迅速组织整改。目前全县的农村安全饮水,生活用水是没问题的。我们计划在全县最多就是用两三个月时间,把这个短板补起来,发现的问题切实解决。
主持人 阮程:谢谢你,今天我们围绕治全村的饮水问题展开了讨论,治全村的水其实也接通了。为什么还会举行这种访谈?并不是为了让大家难看,也不是为了让大家难受,为了就这个事情能够引起大家举一反三,更好的为群众服务。接下来一起来看看治全村村民目前的用水情况。
《自来水通了 润了村民心》
主持人 佳慧: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目的就是通过解决行路难,环境脏,村容村貌差,基本公共服务落后的农村突出问题,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乡村振兴,把乡村建设成令人向往的美好家园。在下一个问政短片播放之前,请问大坪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谢瑜 。请您就大坪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给自己的工作打个分,满分为10分,您给自己打多少分?
大坪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谢瑜 :给自己打6分。
主持人 佳慧:打6分,很谦虚,究竟问题存在什么方面呢,我们一起通过短片来了解一下。
《谁来擦亮乡村“颜值”?》
主持人 阮程:您看完短片后第一感受是什么?
大坪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谢瑜 :我首先感到十分的震撼,当前正值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大会战的关键时期,感觉很不应该。其次我感觉很愧疚,这与瑶乡药姑,灵秀大坪的代言词并不相符。最后我感到十分震惊,说明我们的主体责任没有落实到位,也说明了我们有部分村民思想意识没有跟进,比较淡泊。
主持人 阮程:乡里的干部说,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要争取到乡政府主要领导的支持,通过短片感觉好像到目前为止是没有支持?
大坪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谢瑜: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长期浩大系统的工程,它不仅仅是我个人的工作,更不仅仅是某个分管领导的工作。作为乡政府的主要负责人,我自己也是责无旁贷,我来履行好我自己的主体责任,这是我应尽的本分,应尽的义务。
主持人 阮程:您支持过,重视过,但是成效您怎么看?
大坪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谢瑜 :我们的短板还十分明显,问题也十分突出,需要再给力,再加力。
主持人 阮程:您有没有履行好乡长的主体责任?
大坪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谢瑜 :我个人觉得一直在努力,但是我们也有一些痛点、难点,这也是我们今后需要改进的地方。
主持人 阮程:谢谢您,县委政府从顶层设计是为民谋利,为民解忧。通城县不仅仅有制度的建设,还动真金白银,从用人用事上也做了努力。比如在每个乡镇都有人居环境管理员,我觉得这个特别好,已经落实到人了。请问大坪乡有多少人居环境管理员?
大坪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谢瑜 :我们大坪乡有23个村社区,接近7万人,按照每个村的匹配大概是7-11名人居环境整治员,一共有226名人居环境整治管理员。
主持人 阮程:大坪乡有200多名人居环境整治管理员,您觉得多,还是少,还是刚刚恰好?
大坪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谢瑜 :我们不能说他少了,应该通过其他努力来提升工作,而不是以人居环境整治管理员多少来衡量。
主持人 阮程:好,谢谢您,短片中有关于中华古瑶第一村的介绍,我有幸在两年前也来到这个景区做了一个沉浸式的报道和体验,我觉得体验感特别好。但是从今天的短片来看,好像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特别是人居环境的管理,您怎么看当地村民生活在这,却没有一个好的环境呢?
大坪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谢瑜 :首先,我觉得这是一种十分不文明,不雅观,也很丑陋的乱象,这反映出来我们群众的思维意识,环境卫生意识还不够高,也反映了村组干部,包括乡政府的干部在抓这块工作的时候,监管责任没有履行到位。
主持人 阮程:您说到监管,我想问景区里的环境卫生监管,是由谁来监管,谁来执行呢?
大坪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谢瑜 :毋庸置疑,我们作为属地政府,要承担起监管的主体责任。
主持人 阮程:短片中反映在供电所门口有将近50米长的路,晴天都是灰,雨天都是坑,非常泥泞难走。您也应该来回走过好几次吧?
大坪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谢瑜 :我时常走过。
主持人 阮程:时常走是什么心情?
大坪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谢瑜 :每次路过的时候,看到崎岖不平的道路,颠簸的不仅是车辆,还有我的心,更加有百姓的民心。
主持人 阮程:这条路是否可以整治到位?它的难点在哪?
大坪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谢瑜 : 这里面有多方面原因,例如资金、技术,包括需要部门联动等。我们应该把它修好。
主持人 阮程:再回到所反映的问题,大坪乡如何做到举一反三,将人居环境打造得更优美一些。
大坪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谢瑜 :首先,要切实强化组织领导,扛起、把稳政府主要负责任人的主体责任,亲自部署、亲自宣传、亲自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当中。第二,要强化整治行动,每个月将在全乡23个村,结合主干道开展一次人居环境整治,并进行考评。我们将每个星期,分村组、分区域,就主要屋场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第三,探索建立双向考评机制,请示乡党委,争取拿出一定的经费,给人居环境整治每月考评在前三位的,分别奖三万、两万、一万。对考评后三位的,分别在年终工作积分中扣三万、两万、一万。同时,我们还要鼓励村组之间,包括户组与户组之间开展互评,通过拍照、曝光,张榜、公示等方式,来倒逼村民参与到环境整治中来。人居环境整治整的是责任,整的是凝聚力。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一定能向大坪乡7万老百姓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主持人 阮程:谢谢您。就短片反映的情况,我们已经了解了。作为乡镇的组织,也在一步步跟进落实,我们来看一下问题整改情况。
《实行奖惩机制 美化人居环境》
主持人 阮程:接下来,有请通城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雷玲同志,就刚才的两个短片反映的问题做点评,您有什么样的看法。下一步,该怎么做?
通城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雷玲:看了刚才的暗访短片,作为分管的负责同志,我深感愧疚和自责。从短片反映的情况来看,我有三个字的深切体会。第一个字是盲,表现在我们的思想认识上。农村饮水问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问题,说明我们的机关干部和乡镇表现出了视而不见,充分反映我们在思想认识上是存在盲点的。第二个是冷,表现在工作作风上。治全村的饮水问题,还有大坪乡的人居环境整治问题,都暴露出我们没有把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变成我们的上心事和要紧事来办,作风冷漠,脱离群众。第三个就是梗,体现在压实责任上。无论是供水问题,还是人居环境整治问题,从表象看,是我们工作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没有打通,责任没有压到每个人身上去,存在悬空和高挂的现象。
下一步,我们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在提升思想认识上下狠劲,对短片中反映的问题,立行立改,同时举一反三,全面整改。第二在责任上、落实上动真格,我们要督促乡镇、部门、村、包保单位,履行属地责任、监管责任、主体责任。尤其我们还要发动党员群众,起到带头作用。同时,也要宣传引导村民,做好个人的管护责任。结合“千名干部进百村入万户”活动,全面排查这些隐患和短板,做好整改工作。第三是在问责上要出重拳,对整改措施不利的,整改不到位的,提醒县委、县政府严格追责问责。
主持人 阮程:根据省纪委一部署,今年4月,在咸宁市开展运用乡村振兴和民生领域政策落实监察系统,监督检查试点工作。检查的项目中新增了一项,到人到户的资金项目,即冬春临时生活困难救助。通城县有该类问题线索1229条,这项惠及民生的救助资金,对救助对象、标准,以及程序都有明确且严格的要求。然而,经过入户核查,却发现不少乡镇在该问题上有不实、违规发放的情况,到底怎么回事呢?一起来看短片。
《冬春临时生活救助发给了谁?》
主持人 阮程:这本来是一个好项目、好工程,暖心工程。请问一下通城县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黄海兵同志,冬春临时救助的目的是什么?
通城县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 黄海兵:目的是确保受灾困难群众安全过冬,温暖过冬。
主持人 阮程:从短片来看,救助对象审批流程,以及核对的整个程序,是否合乎规范呢?
通城县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 黄海兵:存在很多欠缺。
主持人 阮程:在4月份,有一个大数据的临时抽查,发现有很多不符合、不规范的救助对象,却在名单之列,也接受到了相关的救助。您在此之前,自己有没有发现存在这样的问题?
通城县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 黄海兵:我是2021年11月16日到县应急管理局工作的。11月30日,国家这个重要的资金批复到通城县。每年救灾的资金,是根据县里申报的灾情和受灾的人口,因素分配下来的。
主持人 阮程:从您的介绍来说,上面的资金还比较多,因为是根据实际人口的一定比例,争取做到尽可能的覆盖到受灾群众。我想问一下,为什么工作人员,在15天之内要求发放。按照这个期限,但是名单里却给了其他人?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应急管理部门,只要把资金争取过来了,把资金发放到了各单位以后,剩下的由谁来领,领多少,就跟县应急管理局没有关系?
通城县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 黄海兵:我们有很大责任。关键是干部宗旨意识不牢、工作作风不实造成的。我们应该事前加大受灾人口摸排,事中加大督办指导,事后加大监督检查。
主持人 阮程:您参与了前中后整个过程吗?
通城县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 黄海兵: 事后的监督我参与了。因为我来的时候刚好是年中,还有其他一些比较重要的安全生产各项检查,影响了我一些工作的精力,确实我有很大责任。
主持人 阮程 :从短片反映的情况来看,您再给我们总结一下,到底是哪些人冒领了冬春临时救助资金?
通城县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 黄海兵:第一种是违规使用,把临时救助资金当成慰问金,慰问当地的老干部、老党员。第二种,可能存在个别“优亲厚友”的现象。第三种,就是有重复发放的现象。
主持人 阮程:您能不能重点指出哪些人领了?
通城县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 黄海兵:第一种,家庭不困难,比如家庭有两套商品房,有小汽车。第二种,家里有财政供养人员。
主持人 阮程:为什么短片中有些人既没有田地,自己的子女在县直单位当领导,却领取了临时救助资金?
通城县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 黄海兵:第一,这是第一年拿大数据系统进行比对,才发现有冒领的现象。第二,我们的监管手段确实还有一些难度,因为救灾人口每年都是变动的,根据受灾情况每年都要申请。第三,我们县级层面还有一些难度,资格把关关键要依靠村和乡镇,因为村和乡镇对他们家庭情况最熟悉,作为应急管理部门,应该加大监督检查和督办指导,确保资金发放程序到位,标准合规,对象精准 。
主持人 阮程:如果今年还来了一批临时救助资金,还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吗?
通城县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 黄海兵:不会。
主持人 阮程:如何确保临时救助资金能够精准的关怀到每位受灾群众呢?
通城县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 黄海兵:第一,加大政策宣传,通过政务网站、公众号、宣传资料等方式,多途径、多媒体宣传冬春救助政策,提高老百姓对政策的知晓率。第二,加大业务培训,每年举办一期乡镇分管同志,乡镇村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确保各级工作人员能精准的实施落实政策。第三,加强制度建设,根据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制定出台《通城县受灾人员冬春救助工作规程》,进一步细化工作程序和要求。第四,加大监管指导,将资金发放情况通过县乡村三级政务公开,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平时加大工作的督办指导,事后加大发放抽查,确保能够发现问题立行立改。第五,加强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习近平总书记防灾减灾救灾思想的学习,树牢干部队伍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坚持“深实严细久”的工作标准,把冬春救助政策精准地实施好,让群众暖心而不寒心。
主持人 佳慧:斑马线的设置,本应该是为了提醒司机要礼让行人,让行人更加安全的通过斑马线,假如说您在经过斑马线的时候,发现到了马路中间被护栏或绿化带挡住了,您会怎么做?是不是一头雾水,您是跨过去还是退回来?近日,不少群众反映,通城县城区部分道路的斑马线设置不合理,甚至太奇葩,究竟是怎么回事?一起来看短片。
《“断头”的斑马线》
主持人 阮程:斑马线主要是为了行人安全和文明出行而设置的,但是短片中反映的问题,我不知道文明和安全体现在哪里。请问通城县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副政委吴鲁海同志,短片中的斑马线体现出了文明和安全吗?
通城县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副政委 吴鲁海:不安全。
主持人 阮程:您在过马路的时候,突然抬头一看栏杆横在前,您会选择翻还是会绕道而行?
通城县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副政委 吴鲁海:我会选择绕道而行。
主持人 阮程:但是您没发现绕道而行是没有斑马线的吗,又如何确保自己的安全呢?
通城县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副政委 吴鲁海:我认为这个斑马线还是很奇葩,看了之后还是令人很揪心。
主持人 阮程:您是通过短片之后,了解到城区有很多不合理设置的斑马线,还是在日常工作或者生活中,看到过这样不合理的设置?
通城县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副政委 吴鲁海:我平常也调研过,也发现城区存在很多交通设施方面的短板。比如斑马线设置不合理的问题,斑马线本来就是城市交通设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文明城市的安全线,是行人的警戒线,也是驾驶人员的安全线,这样设置肯定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主持人 阮程:城市道路上的斑马线,应该是由谁来划定?
通城县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副政委 吴鲁海:城市道路上的交通设施,我们交警部门有责任参与,交警部门作为依法管理道路交通的职能部门,也参与了城市交通安全设施的规划和管理工作。
主持人 阮程:您觉得应该参与,是有责任的,可是工作人员说,这只能由交通或城管部门来负责,他为什么会这么说?
通城县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副政委 吴鲁海:我认为这是典型的推卸责任的行为。
主持人 阮程:您反过来再想一想,县交警大队是具体负责,还只是参与?
通城县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副政委 吴鲁海:我们参与,在交通安全委员会的主导下,我们应该积极参与交通设施建设,包括斑马线的施画工作。
主持人 阮程:围绕综交委我想问一下,通城县交通运输局的党组书记、局长吴红艳。请问综交委是一个什么机构?
通城县交通运输局的党组书记、局长 吴红艳:县综交委是县安委会组建的17个专业委员会之一,主要职能是负责综合交通、安全生产这一块的工作指导、协调。
主持人 阮程:关于斑马线的设置,县综交委应该起一个什么样的作用?
通城县交通运输局的党组书记、局长 吴红艳:县综交委应该起监督、协调的作用。
主持人 阮程:短片中有很多不合理的设置,有没有相关部门跟您汇报过,您在这个机构担任什么角色?
通城县交通运输局的党组书记、局长 吴红艳:我是综交委的主任。
主持人 阮程:相关机构和部门,有没有向您报告过斑马线不合理的设置?
通城县交通运输局的党组书记、局长 吴红艳:不合理的设置我也知道一些,包括刚才短片里面的,还有其他道路上的,他们也汇报过。
主持人 阮程:对于斑马线设置,我想问一下,特别是刚才短片中看到,有在邻路花坛的前面设置了斑马线,可是走到尽头的时候却是花坛。到底是先建花坛和行道树,还是先画斑马线呢?
通城县交通运输局的党组书记、局长 吴红艳:应该主线的整个路面建好之后再建花坛。
主持人 阮程:请问通城县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副政委 吴鲁海,先建花坛,最后再来画线,您怎么看自己参与的这项工作?
通城县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副政委 吴鲁海:道路两侧未设置成平行的,斑马线又画到绿化带之内,说明在建设过程中,交通标线的施画,没有与我们绿化带建设方取得主动联系,没有考虑到市民通行不便,没有对存在交通安全隐患的行为做出调整。也说明我们建设方,存在赶工期盲目应付的完成斑马线的施画工作。作为交警部门在监督管理上还是有责任的。
主持人 阮程:再把问题回到县交通运输局,作为综交委的主要负责人吴红艳局长,您跟我们解释一下,短片中反映到了在城关中学,也有相关的不合理设置,可是当督察员了解情况之后,好像一下子就整改好了,是您参与了协调吗?
通城县交通运输局的党组书记、局长 吴红艳:我参与了协调,也到现场去看了,在问题没有曝光前,我们只是发现一处整改一处,没有统筹全域来进行整治。这是我的主体责任做得不够好,没有统筹协调好。
主持人 阮程:您刚才特别说了,没有全域的进行覆盖和调查。那进行全域的调查,需要多长时间?
通城县交通运输局的党组书记、局长 吴红艳:我们将组建一个由城管执法局、交警大队、公路局组成的工作专班,在全县的城区道路开展一次大排查、大整改,准备用40天时间把整个城区的斑马线设置问题落实完成,发现一处整改一处。
主持人 阮程:谢谢您。40天要完成城区全部不合理设置的斑马线,作为交警部门在配合当中,应该有什么样的作为?
通城县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副政委 吴鲁海:我们应该主动作为。作为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特别是在交通设施等规划上,应该做到交通标识、标线标牌、信号灯、路灯四同步。我们交警部门在工作中应该积极参与施工的建议监督,参与规划设计、参与验收审核。
主持人 阮程:谢谢您。有请通城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余亚林同志,就刚才短片反映的问题,有什么感想?下一步有什么举措、打算和做法?
通城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 余亚林:今天看了暗访短片,作为分管的县领导心里很沉重也很愧疚。民生就是最大的政治,党和人民赋予了干部服务群众的权利和责任,但是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很多干部和部门没有真正履行到位。针对短片中反映的问题,我想从三个方面进行改进。第一,雷厉风行抓整改。关于冬春临时生活救助资金发放的问题,县应急管理部门要对照反映出来的问题逐条核对,对不符合条件的人员要排查出来,对违规发放的资金要全部追缴到位。对于断头的斑马线问题,县公安交警部门要积极会同城管等相关部门加强配合,组建专班,在全县内摸排,拿出方案,整改到位。
第二,举一反三建机制。可能还有一些没有发现、没有暗访到的问题,公安跟应急部门要召开党委党组会议,针对短片中发现的问题,结合工作职责,要拿出切实可行的制度机制,真正用制度管人管事,让党委政府的政策落地惠民,真正让群众感受到党委政府的温暖。
第三,强化责任转作风。干部的作风就是党委政府的形象,干部作风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党委政府在群众中的公信力。针对这些问题,公安应急部门要开展作风建设大讨论活动,提升认识、压实责任、转变作风,用作风倒逼工作落实,用好作风赢得民心,真正把好事办好办实。
主持人 佳慧:谢谢。接下来有请本场问政的特邀点评嘉宾, 艾国松教授来做点评。
咸宁市委党校教授 艾国松:这四个短片综合起来反映出在全面从严治党,加强作风建设的大背景下,在通城的干部队伍当中,慵、懒、散、软的病还时有发生,不作风、慢作为或者乱作为还交织掺杂,“病根子”就在于忘记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没有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的位置上,缺少敢担当的宽肩膀,能担当的真本领和善担当的大智慧,我最后想强调三点。
第一,干部特别领导干部要有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对待群众工作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牢记责任重于泰山,干事担当,就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当领导干部的价值所在。一个干部好与不好,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看他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党员干部必须多为尽责想办法,少为推责找借口,更不能见到工作两手一推,碰到问题两眼一黑,直接躺平,要用干部的时时放心不下,来换取老百姓的放得下心。
第二,要整治拖延症,强调雷厉风行,说干就干的作风。因为拖延和等待是最容易压跨斗志的。该办的事要坚决办,绝不能拖;能办的事要马上办,绝不能等;难办的事要想办法办,绝不能放;需要合办的事要协作办,绝不能推。
第三,要用点上的问政来推动面上问题的解决,问政披露的是干部队伍思想作风上的问题,如果仅是盯着这四个短片的事情来论是非的话,那么问政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我们应该由点到面,举一反三来查摆自己思想上、作风上的问题,还要看一下有没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制造或者升级社会矛盾,查一查有没有人在利用公权力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所以千万不能有看客心态。要聚焦民生热点,倾听百姓的呼声,办好群众实事,来促进作风转变,以崭新的精神风貌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谢谢大家。
主持人 阮程: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要有为民情怀,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全县各级各单位和党员干部要以满满的为民情怀、“向前一步”的行动、精准施策的招数,团结带领广大群众一起干、奋力干,共同创造美好生活,让发展实绩更有“温度”、让群众对民生答卷更有“满意度”。
主持人 佳慧:本期问政结束后,通城问政工作专班将对本次问政中曝光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追踪报道。
主持人 阮程:各位领导、观众朋友,2022年通城问政民生领域专场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关注!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