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楷模之精神 铸组工之担当——从时代楷模徐淙祥事迹中汲取奋进力量

【通讯员 金超】近日,中央宣传部授予安徽省太和县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党支部书记徐淙祥同志“时代楷模”称号。徐淙祥用58年光阴在田野间书写忠诚,以“一生种粮、一心为民、一世坚守”的执着,诠释了共产党人“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初心使命。组工干部作为管党治党的“排头兵”,应当从其事迹中汲取“扎根之劲、实干之力、创新之智、清廉之风”,在强基固本、选贤任能、服务大局中彰显新时代组工担当。

以“扎根沃土”的执着铸牢政治忠诚,做党性坚定的“举旗人”。 徐淙祥把“听党话、跟党走”作为人生信条,从青年返乡务农到七旬带队种粮,用一生践行对党的铮铮誓言。组工干部肩负“为党育才、为国举贤”重任,必须把政治忠诚刻入骨髓。要深化理论武装,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终身课题,在“第一议题”学习、主题教育中筑牢思想根基,确保组织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要强化政治把关,在干部选拔、班子配备、基层党建中突出政治标准,像徐淙祥筛选良种那样严格考察,把牢“政治三力”关口,让选出来的人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要彰显政治担当,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急难险重任务中,主动把党组织力量挺在一线,让党的旗帜在各领域高高飘扬。

以“深耕不辍”的实干厚植为民情怀,做服务群众的“贴心人”。 从推广“吨粮田”技术到成立种植合作社,从免费传艺到助农增收,徐淙祥用“把群众当亲人”的赤诚,让“为民承诺”结出丰收硕果。组工干部服务党员、服务干部、服务人才,本质是服务人民。要传承“四下基层”作风,像徐淙祥走遍田间地块那样深入基层,在调研走访中摸清群众急难愁盼,推动“党员下沉”“结对帮扶”等机制落地,解决好就业、养老、民生服务等群众“心头事”。要聚焦基层基础,把资源力量向基层倾斜,在村级组织建设、集体经济发展、基层治理中出实招,推动党建工作与民生需求同频共振,让群众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就在身边。要关心关爱基层干部,落实待遇保障,完善容错纠错机制,为扎根一线的“实干者”撑腰鼓劲。

以“敢闯敢试”的魄力激发组织活力,做创新突破的“开拓者”。 面对“种粮效益低”的困境,徐淙祥试验20多项新技术,用创新打破发展瓶颈。组织工作同样需要这种“敢为人先”的精神。要创新组织设置,借鉴徐淙祥“连片发展”思路,在产业链、商圈楼宇、新兴领域建强党组织,推动“党建链”串联“产业链”“治理链”,让组织覆盖有形有效。要优化育贤机制,像培育优良品种那样精准育才,通过“一线锻炼、擂台比武、异地取经”等方式,提升干部专业能力,把“田秀才”“土专家”“新农人”等优秀人才吸纳进组织视野,为事业发展储备“源头活水”。要推动数字赋能,运用大数据、区块链技术优化党员管理、人才服务,让组织工作更有效率、更富活力。

以“淡泊名利”的操守涵养清廉本色,做纪律严明的“规矩人”。 徐淙祥拒绝企业高薪聘请,把奖金用于购买农机农具,一辈子坚守“不图名利、只图增收”的朴素信念,展现了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组工干部手握“选人用人”权,更要以清正廉洁立身。要严守纪律底线,在干部考察、项目审批中按制度办事,坚决抵制“说情打招呼”等歪风邪气,永葆“公道正派”的组工本色。要强化自我约束,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不断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提高防腐拒变能力。要树立正确政绩观,不搞“花架子”工程,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守护好政治生态的“绿水青山”。

编辑|周梦珍

一审|周梦珍

二审|吴   雷

三审|皮江星

(作者:县委组织部)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