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孙争果 陈琳】盛夏时节,走进关刀镇,只见街道整洁如洗,商铺门前绿植葱茏,车辆停放井然有序,一幅“路净、村美、人和”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自启动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以来,关刀镇以“钉钉子”精神破除沉疴旧疾,用“绣花功”打磨治理细节,交出民生答卷。
机制创新 构建“全域覆盖”责任体系
“过去门前乱堆乱放是老大难,现在责任书签了,管理员天天来转,环境好了,生意都更红火!”沿街商户王大姐的话道出了整治行动的实效。
为彻底破解环境整治“上热下冷”、责任悬空难题,关刀镇创新实施“全域定责”管理,即依据村庄布局和治理难点,科学划定责任区域,将每一寸道路、每一片公共空间的管护责任,精准压实到具体村干部和责任人名下,确保每一个卫生死角、每一处管理难点都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负责,搭建环境长效治理的坚实骨架。
重拳出击 打造“刚柔并济”执法矩阵
针对长期困扰乡镇的占道经营、乱停乱靠、出店经营等顽疾,关刀镇拒绝“一阵风”式治理。
清晨6点,由关刀镇环境整治专班、派出所、综合执法中心组成的联合整治专班已整装出发。“集镇上新增40多个机动车停车位,以及200多个摩托车停车位。车辆乱停乱靠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同时,我们实行‘错时执法+延时管控’,重点打击占道经营、车辆乱停等顽疾。”关刀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专班负责人聂章辉介绍。整治专班每日穿行于主次干道与重点区域,对违规行为坚持“零容忍”,教育与处罚并举,形成强大震慑。常态化巡查有效遏制了违规行为的反弹,道路通畅度与安全指数显著跃升。
全民共治培育“文明新风”沃土
人居环境整治非政府“独角戏”,群众参与才是关键引擎。关刀镇组织集镇商户参加集镇街道环境整治专题会,大力推行《门前四包》责任书签订工作。各村(社区)积极入户、召开屋场会等,广泛宣传动员,全镇凝聚起“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强大合力。
一纸责任书,签下的是承诺,唤醒的是“主人翁”意识。村民李友良感慨道:“以前觉得门口卫生是公家事,现在签了责任书,门前干净了自家脸上也有光,清理维护成了习惯!”从“袖手看”到“动手干”,责任书的签订悄然培育着乡村文明新风尚。
长效治理绘就“永葆生机”的乡村画卷
“环境整治不是一阵风,而是四季风,是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持久战’。”关刀镇党委书记黎望龙在会上强调。关刀镇深化难点整治,强化日常监管,健全完善资金保障机制,落实“每月一检查、每月一考核”管理模式,每月以日常抽查和集中检查相结合的方式不定期到各村(社区)进行环境卫生检查,并对人居环境管理员进行考核。
同时,不断强化奖惩机制,强化各村责任意识。各村(社区)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融入《村规民约》,将群众行为准则、责任义务与切身利益挂钩,促进群众观念更新和习惯养成,构建“条约管村、群众自治”的治理模式,推动乡村环境与发展品质双提升。
从“脏乱差”到“净美优”,关刀镇用看得见的变化回应群众期盼,以抓铁有痕的决心推动环境整治向纵深发展。这场全民参与的环境提质行动,不仅刷新了乡村颜值,更培育了文明乡风,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编辑|周梦珍
一审|周梦珍
二审|吴 雷
三审|皮江星
请输入验证码